[实用新型]高层建筑逃生索无效
申请号: | 01205767.3 | 申请日: | 200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643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英斌 |
主分类号: | A62B1/12 | 分类号: | A62B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5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逃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遇险时使用的救护器具,特征是一种通过液压油流量限速的逃生索具。
目前,当高层建筑发生险情时,有时因通道出现意外和消防设备的局限性,而使遇险人员从楼上跳下摔死、摔伤或因困在室内无法逃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高层建筑遇险逃生问题,也有人多次发明“自救器”等多种产品,但终因产品复杂,自救程序复杂,下落速度难以控制等多种原因,未能被人们所认可,因此,高层建筑遇险自救逃生的问题一直困挠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命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的逃生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高层建筑遇险逃生索,由壳体、绞盘、摇臂、限量注塞、油缸、盖板等组成,在壳体内绞盘、摇臂分别固定在绞盘轴上,摇臂上的传动轴与注油塞联接,注油塞下端与油缸口相对应,油缸内注油塞上设一个特定的流量孔,孔的直径大小依据逃生人数及重量设计,当传动轴带动注油塞上下往复运动时,油缸内的液压油从流量孔限量流通,使注油塞的动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通过力的传动也限制了绞盘的转速,从而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利用油缸内部的注塞上的流量孔的限量设计即可达到物体下落时所需要的速度,可谓安全、快捷、可靠所以它是高层建筑在发生险情时的最佳自我救护器具。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使用方法。
高层建筑遇险逃生索,由壳体1、绞盘2、摇臂4、注塞6、油缸9、盖板7等组成,在壳体1内、绞盘2、(绞盘上绕有一定量的钢丝绳),摇臂4分别固定在绞盘轴3上,摇臂4上的传动轴5与注油塞6联接,注油塞6下端与油缸9口相对应,油缸9内部的注塞上设一个特定流量孔8,油缸9由固定轴10固定在盖板4上。在壳体1上方设一个钩环,使用时将逃生索上的钩挂11在设在窗上方或阳台上方固定环固定,然后将安全带上的钩环挂在逃生索绞盘的钢丝绳头环上,钢丝绳的长短是以逃生人所处位置到地面的高度为准,然后就可从窗口或阳台上跳下,人或物体下降时,钢丝绳带动绞盘2旋转,同时带动绞盘轴3上的摇臂4带动传动轴5使注油塞6做上下往复运动,使油缸9内的液压油通过注塞上的流量孔8做限量流通,流量孔8直径的大小根据逃生人数及重量做限量设计,注油塞6在动作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通过力的传动就限制了绞盘2的转速,达到物体下落时以安全的速度落地,从而达到安全逃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英斌,未经赵英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5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