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硬地层钻头无效
申请号: | 01206073.9 | 申请日: | 200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万志;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10/08 | 分类号: | E21B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00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地层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旋转或冲旋方法钻井的钻头,属于石油和天然气钻井中用于钻探井眼的工具。
目前在钻探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井所使用的各种钻头中,有三牙轮钻头、PDC钻头、单牙轮钻头等,它们在钻井过程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地层。对于硬地层钻头,已经有硬地层三牙轮钻头和冲击压入型单牙轮钻头。但是,它们在钻井过程中均存在一些缺陷;如硬地层三牙轮钻头在工作时,工作指标不够高,很难做到彻底清洗井底岩屑,特别是小尺寸井眼用的三牙轮钻头,牙轮和轴承尺寸都很小,钻头工作指标更低;而冲击压入型单牙轮钻头(专利号ZL96224105.9),由于它的一个牙掌上有尺寸不大的滚轮,存在着滚轮支承磨损后落入井底的危险性。
鉴于上述现有硬地层钻头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硬地层钻头——改进冲击压入型单牙轮钻头,以克服滚轮支承磨损后落入井底的危险性,提高硬地层钻头工作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和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硬地层钻头,主要是由钻头体(1)和牙掌(5)及牙掌(11)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与钻头体(1)连接成一体的两个不同形状的牙掌(5)和(11),一个牙掌(5)上安装有支承在轴承(7)、(8)、(9)上的多锥形牙轮(6);另一个手掌形牙掌(11)上有修整井壁的保径牙齿(12),在手掌形牙掌(11)内有二或三个泥浆流道,以及配置在流道出口处的具有不同高度、不同方位的喷嘴(13),以便既清洗牙轮又加强清洗井底。多锥形牙轮(6)一方面依靠牙掌(5)上的轴颈结构轴承(7)、(8)、(9)支承,一方面又依靠手掌形牙掌(11)上的止推块(15)支承;在多锥形牙轮(6)上采用不均匀交错布齿,以全面破碎井底岩石。在手掌形牙掌(11)的下端布置有硬质合金齿或人造聚晶金刚石齿(14),其齿顶位置略高于由多锥形牙轮(6)的牙齿形成的井底齿坑,以刮削由多锥形牙轮(6)破碎井底形成的凸起部分。
本钻头的结构形式适合于破碎从中硬到极硬岩石时运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硬地层钻头的装配示意图。它表示出了多锥形牙轮和牙掌的相互位置关系,也表示出了止推块、储油润滑系统、喷嘴的结构形式。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本钻头由如下结构形式组成:
钻头体(1)上有连接螺纹(2)和泥浆流道(3)储油润滑系统(4);牙掌(5)上有多锥形牙轮(6)、大小润滑轴承(7)和(8)、滚动轴承(9)、密封元件(10);手掌形牙掌(11)上配置有保径牙齿(12),还配置有二或三个泥浆流道,以及配置在流道出口处的具有不同高度、不同方位的喷嘴(13);在手掌形牙掌(11)的下端布置有硬质合金齿或人造聚晶金刚石齿(14),其布齿位置比多锥形牙轮的牙齿略远离井底,起不同的破碎作用;在手掌形牙掌(11)的下方及多锥形牙轮(6)的顶部都安装有止推块(15),即使滚动轴承(9)失效破坏,也不会使牙轮落到井底造成事故。
本钻头以如下方式工作:
钻头下入井里或从井里起出,其特点同现有的其它类型钻头相同。在产生钻头上的载荷时,如用钻柱或用水力加压器施加钻压时,用地面转盘旋转钻柱或用井下动力钻具驱动钻头时,多锥形牙轮(6)沿井底滚动,依靠牙轮上的不均匀排列的牙齿破碎井底岩石,其破碎方式与三牙轮钻头一致,是以冲击压入为主。与此同时,除了依靠多锥形牙轮(6)上的背锥牙齿和主锥上的外排齿圈牙齿的外缘修整井壁之外,还主要依靠在手掌形牙掌(11)上配置的保径齿(12)来修整井壁。在手掌形牙掌(11)的下端布置有硬质合金齿或人造聚晶金刚石齿(14),其布齿位置比多锥形牙轮的牙齿略远离井底,起不同的破碎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钻头,与其它各种不同类型的钻头相比较有以下显著特点:
1.本实用新型钻头的多锥形牙轮(6)既主要依靠牙掌(5)上的轴颈轴承(7)、(8)、(9)支承,又依靠手掌形牙掌(11)上的止推块(15)辅助支承,减少了牙轮落入井底的可能性,提高了钻头在井下工作的可靠性,不会掉牙轮。
2.克服了现有小尺寸三牙轮钻头的牙轮尺寸和轴承尺寸太小的缺点,有效地增大了牙轮尺寸和轴承尺寸。由于对于相同尺寸的钻头可以采用相近似的钻压,对本实用新型钻头来说,提高了在牙轮上的钻压,提高了牙齿与岩石相互作用的载荷,有利于提高钻头破碎岩石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学院,未经西南石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6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