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出水孔换向阀芯无效
申请号: | 01206220.0 | 申请日: | 200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6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姜立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立人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23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孔 换向 | ||
本实用新型属水阀结构技术领域。
现有的水阀阀芯,通常都是采用单向进水和单向出水结构,即阀芯内的上瓷片与下瓷片的过水孔,仅能将水流引入到固定的一条出水道,而目前已经公开的阀体内设置上下两条出水道,使水上能通过蓬头喷洒洗面,仅能正常通水使用的水阀技术,由于没有相应配备使用的阀芯,只能靠在阀体上加工高精度阀孔,并配之以高精密的阀芯轴和严格的密封装置,这样一来,既造成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使用上开启也不便利,无法能够与当今现有已经较为成熟的瓷片水阀技术相结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能够与具有上、下双水道的水阀配合使用而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生产成本低,使用上开启良好便利,充分利用现有瓷片阀芯技术的双出水孔换向阀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阀芯圆柱体套腰部开设进水孔,上瓷片开有一导水孔,下瓷片分别开有一上出水孔和下出水孔,导水孔与上、下出水孔三孔均设置在位于阀芯圆柱体套内的同一圆周上,上瓷片上设有一对称的半开嵌位槽,与阀芯扭柄上的卡销相互嵌连接,下瓷片上设有定位销,与设置在圆柱体套内的定位槽嵌连接。
为防止扭柄旋转超位,在阀芯圆柱体套内还设置有限位销,挡住扭柄的卡销,限制扭柄只能在一定的角度内旋转,上、下瓷片之间采用光滑摩擦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内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对称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上瓷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瓷片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阀芯的圆柱体套1采用铜质材料加工而成,在圆柱体套1的腰部开有进水孔5,扭柄2是用来旋转开启水流的,扭柄2的底部为一长矩形体,在矩形体两头分别设有卡销15用于同上瓷片3上的半开嵌槽9嵌连接,并用于限制扭柄2的旋转角度。上瓷片3上开有一导水孔,下瓷片4上开有上出水孔7和下出水孔8,由于上瓷片3与下瓷片4为同一圆心的圆形瓷片,因此,导水孔6、上出水孔7和下出水孔8三孔均设置在位于圆柱体套1内的同一圆周上。为固定下瓷片4,圆柱体套1内壁开有定位槽11用于与下瓷片4上的定位销10嵌连接。同时,也为了限定扭柄2只能在一定的旋转角度上旋转,在圆柱体套1内壁还设置有限位销12,挡住扭柄2的卡销15转动。整个圆柱体套1上部用螺母盖16、密封圈17进行固定密封,在圆柱体套1的底部用塑胶底盖13和两个橡胶密封圈14分别密封上出水孔7和下出水孔8。使用时,上出水孔与下出水孔再分别与水阀阀体上的上出水道与下出水道按旋转角度不同各自导通。
扭柄2处于图2所示位置时,上瓷片3的导水孔6位于下瓷片4上的上出水孔7和下出水孔8之间,形不成连通,阀芯呈关闭状态。当按反时针方向旋转扭柄2时,扭柄2的卡销15接触到限位销12时,导水孔6仅与上出水孔7连通;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限位销时,导水孔又仅与下出水孔8连通。由于上瓷片3与下瓷片4接触面经过特殊打磨,光洁度很高,采用的是光滑摩擦连接,因此转动起来摩擦力很小,无须用很大力旋转扭柄2,而且也不会产生泄漏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明显具有密封性能好,便于微小力矩开启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立人,未经姜立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6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信号垂直水平偏转控制器
- 下一篇:摩托车用高效节油整流调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