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混合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6797.0 | 申请日: | 200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898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忠 |
主分类号: | B01F3/02 | 分类号: | B01F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两种气体的混合装置有关,尤其与空气—天然气混合器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天然气混合器采用缩放喷管,当空气流过渐缩管时得到加速,压力降低,在管的小直径处的壁上有若干天然气通孔,压力较大的天然气从通孔中进入与空气混合。由于是整体构件,制造安装困难,天然气流入的有效流通面积不易控制,从而不易控制空气和天然气的混合比,使汽车发动机功率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容易,容易获得良好的空气—天然气混合比,提高发动机效率的空气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空气混合器,包括第一气体通过的缩放管和位于缩放管小直径壁上的第二气体通道。缩放管由两个锥形管1的小端对接构成,对接处有第二气体通道2与进气室3相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气体通道2为锥形管小端之间的环形间隙或弧形长孔。
本实用新型锥形管1的大端与支承管4的壁静配合,两锥形管1的外壁和支承管的内壁构成的进气室与环形或弧形第二气体通道2相通,与第二气体进气管5相通。
本实用新型锥形管1的大、小端直径之比为:(5~6)∶(2~3.5),缝隙宽度与锥形管小端直径之比为:(1~2.5)∶(30~40)。
本实用新型在一锥形管的大端外壁台阶6与支承管的一端内壁静配合并为第一气体进口,另一锥形管位于支承管4内其大端边缘与支承管内壁静配,并与支承管混合气出端8相连接,支承管4有限位台阶7。
本实用新型上锥形管的高度:小锥形管的高度:支承管出口高度=(6-10)∶(10-13)∶(5-1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安装方便,对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安装尺寸改变小,在使用天然气时汽车的加速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最大功率能与使用燃油时基本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支承管4内有限位台阶7,下锥形管1位于支承8内其下端外壁与支承管4的内壁静配合。上锥形管1大端外壁有台阶6与支承管内壁静配合。两锥形管1的小端有间隙δ=1.5mm。锥形管1大端直径D=50mm,小端直径d=30mm,高h1=8mm,h2=12mm,支承管混合气出口长度h3=9mm。
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比由缝隙的有效流通面积,天然气的压力和空气流过时的速度来控制,调整间隙δ的尺寸,能在不同的空气流速下获得令人满意的天然气—气体混合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忠,未经黄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6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补强用的改良复合纤维线材
- 下一篇:可以自动关停的门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