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式电子计量秤无效
申请号: | 01206823.3 | 申请日: | 200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亚民;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利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0 | 分类号: | G01G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新 |
地址: | 61004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电子 计量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设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高温熟料计量的轨道式物料自动计量秤。
技术背景:
目前常见的物料计量秤如斗式配料秤、调速秤等都难以满足高温熟料计量的需要,而核子秤虽然能用于熟料计量,但放射源会随时间衰减而降低计量精度,且一般的计量秤自动化程度低,计量精度差,安装维修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熟料计量的轨道式物料自动计量秤,这种计量秤计量精度高,安装维护方便,特别能够与盘式输送机配套使用,从而满足整体计量输送物料系统自动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械秤架、传感器、自动控制显示装置,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负荷和物料流速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后通过转换处理送自动控制显示装置并予以显示,机械秤架包括支架、上轨、下轨、支架横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轨上的测重板,与测重板连接的位于支架横粱下方和测重板上方的信号传递杆,位于支架横粱上的配重平衡杆和配重物,传感器位于支架横粱上的传感器支座上。
本实用新型传感器与传感器支座之间用传递拉杆连接,配重平衡杆位于传感器支座下面,且与配重物构成平衡支架,信号传递杆上端与配重平衡杆的一端连接,下端与测重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运作过程如下:物料车斗经上轨到达测重板的位置后,测重板瞬间受力下压,拉动信号传递杆向下运动,而信号传递杆再带动配重平衡杆,并经配重物平衡后将该处的悬挂点负荷和物料车瞬间下压信号即物料流速信号通过传递拉杆和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最后经过电源线传递至自动控制显示装置中,经转换处理后在自动控制显示装置上显示出来。
本实用新型机械秤架采用全钢结构,可耐连续高温,且可与盘式输送机配套使用,高度集成,布局灵活,不需要专门的驱动装置或喂料装置等,空间占用少;显示直观,数据准确而全面,使用方便,模块化设计使得安装、调试和维护方便,计量准确,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显示装置中的电子电路及其模块化程序均采用现有技术,程序控制显示系统中的模块化技术。
附图及其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械秤架1、传感器2、自动控制显示装置,传感器2将采集到的负荷和物料流速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后通过转换处理送自动控制显示装置并予以显示,机械秤架1包括支架3、上轨4、下轨5、支架横粱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轨3上的测重板7,与测重板7连接的位于支架横粱6下方和测重板7上方的信号传递杆8,位于支架横粱6上的配重平衡杆9和配重物10,传感器2位于支架横粱6上的传感器支座11上。
本实用新型传感器2与传感器支座11之间用传递拉杆12连接,配重平衡杆9位于传感器支座11下面,且与配重物10构成平衡支架,信号传递杆8上端与配重平衡杆9的一端连接,下端与测重板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运作过程如下:物料车斗经上轨4到达测重板7的位置后,测重板7瞬间受力下压,拉动信号传递杆8向下运动,而信号传递杆8再带动配重平衡杆9,并经配重物10平衡后将该处的悬挂点负荷和物料车瞬间下压信号即物料流速信号通过传递拉杆12和传感器2转变为电信号,最后经过电源线传递至自动控制显示装置中,经转换处理后在自动控制显示装置上显示出来。
本实用新型机械秤架采用全钢结构,可耐连续高温,且可与盘式输送机配套使用,高度集成,布局灵活,不需要专门的驱动装置或喂料装置等,空间占用少;显示直观,数据准确而全面,使用方便,模块化设计使得安装、调试和维护方便,计量准确,精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利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利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6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断轨动态称重装置
- 下一篇:夜光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