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抽排的导流管无效
申请号: | 01207406.3 | 申请日: | 200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705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翁水德;许万八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水德;许万八 |
主分类号: | F01N3/037 | 分类号: | F01N3/037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导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尾部废气的排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排气管中的积碳及引擎的温度的快速抽排的导流管。
由于车轮快速增加,致使空气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众所周知,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所以,人们一直在解决汽车的尾气排放问题,但直到目前仍未彻底解决。
车辆排放的废气可分为无害成份(二氧化碳、水蒸汽、氮气)与有害成份(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化物等)两部分。虽然调查研究报告一再指出,国内空气污染源有百分之八、九十是来自机动车尾部所排放的废气,但环保部门初期却只对一氧化碳与碳氢化合物制定标准,予以管制,而由于未全面对有害成分制定标准,加之标准太宽松,且执行不力,以致成效不彰,有待进一步加强。
无论国内外汽车制造厂商为求产品(汽车)能符合日趋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大都在燃料系统与排气系统上下功夫。就燃料系统的发展与改进而言,主要是在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而在排气系统方面则着重于将已生成的有害气体予以气化(或还原)转换成无害气体后,再予以排出,如此双管齐下,废气的控制显然已获得良好的改善。
在燃料系统的改进与发展上大都从下列两种途径着手进行:
1、传统化油器燃料系统的改进:如自动温度调整式空气滤清器以控制进气温度;进气歧管的改进,使混合气,能确实均匀地分配到各缸;化油器的改进,使所提供的混合气浓度能符合引擎的需要。
2、汽油喷射式燃料系统的使用:对于日趋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而言,传统式燃料系统的改进已很难再满足需要,于是自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喷射式燃料系统到90年代的电子式燃料喷射可谓一日千里,已渐渐成为燃料系统的主流。电子式喷射燃料系统,主要有一电子控制组、各种感测器与控制阀组。当引擎的负荷、转速、冷却水温度、大气压力、节气阀位置等有所变化时,负责侦测的感测器立即将此变化量以电压或压力形式传递到电子控制组,并经电子控制组计算后输出新的讯号,以通知各个控制阀作适当的改变,以符合引擎需要。因而引擎无论在各种情况(低温、高温、重负荷、高转速、……)皆能发挥最大效能。当然,在近乎完全燃烧下所排出的废气有害气体,也能大为减少。
在排气系统的改进与发展上亦可分为两大类:
1、废气再循环系统(EGR):从排气歧管中取出一部分的排出气体,再导入进气歧管内,以降低汽缸中的最高燃烧温度,进而减少氮化物的产生。
2、废气的二次氧化:如二次气供给装置、热反应器、触媒转换器等皆是。其作用即在于排气管中导入空气或触媒装置,将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氧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汽。另外,亦有使用三元触媒转化器同时将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氧化氮转换成无害气体。
一般而言,车辆的引擎运转时带动汽油泵,并通过汽油泵产生的真空将燃料由油箱经汽油滤清器抽送到化油器的浮筒室内,并在进气动作活塞下行时,将燃料经由进气歧管吸入汽缸中,以供引擎的需要。最后当燃烧后,汽缸中的废气从排气门排出后,经由排气歧管,排气管、消音器尾管而排放到大气中。
虽然对燃料或排气系统加以改进,可使车辆的废气排放量减少,但排出的废气若无法加速排出,日久之后,则会积息于排气管内,进而在排气管中产生积碳,影响阻碍废气的排出,导致引擎温度过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抽排的导流管,是装置于车辆的排气尾管,当车辆发动或行驶时,借其排出的废气及与大气中的高速空气将螺旋叶片组推动旋转,进而产生吸力将废气由多孔管的通孔吸出,而由螺旋叶片组的旋转与螺旋沟的导引将废气快速抽排出去,进而降低排气管中的积碳及引擎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抽排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体、一多孔管、一导孔管、一螺旋叶片组、一套孔盖、二轴承;所述管体上设有渐缩管,该渐缩管的内壁上固接所述的导孔管,该导孔管与螺旋叶片组成一体,导孔管两端的横跨分别套塞于多孔管的管口内的轴承与套孔盖的圆管内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借其引擎排出的废气及与大气中的高速空气将螺旋叶片组推动旋转,进而产生吸力将废气由多孔管的通孔吸出,而由螺旋叶片组的旋转与螺旋沟的导引将废气快速抽排出去,进而降低排气管中的积碳及引擎的温度。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水德;许万八,未经翁水德;许万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7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浴比喷射型高温卷染机
- 下一篇:一次性方便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