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管道式多用双向换气扇无效
申请号: | 01207686.4 | 申请日: | 200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8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纪勇;方灿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灿榆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24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管道 多用 双向 换气扇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的通风装置,适用于各种环境的通风换气,特别适用于相对封闭空间的吊顶天花通风换气。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为了防尘、隔音以及使用空调、暖气等原因,住房日趋单元化、封闭化。目前市场上的换气扇大都有为单一功能,不是排气,就是吸气,在相对封闭的住房里使用,产生空气压差,而导致效率降低、噪音大,使人感到不舒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成本不高、能消除单向换气造成的压差,实现吸气,排气同步进行,达到空气平衡对流的新型双向换气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箱体、面罩、双向叶轮、电机、电机架以及后罩等部件组成。箱体分二个部份,箱体下部是大螺旋蜗形风道,以降低流动损失和提高叶轮效率,又是排气的出风口,又可外加管道。底部中间有圆弧的集流器,是吸气的进风口。后罩带有过滤网装在进风口上,是保证新鲜清洁空气进入室内。箱体上部是电机架联接固定的地方也是排气的空气通道。面罩为圆形,正面中间圆形网格,背面有个圆筒,是安装PTC预热件位置,正好扣在电机架圆筒上。叶轮的转盘上均匀分布有内叶片,内叶片的外沿固定在一个叶片隔离圈,叶片隔离圈的外沿又均匀分布有外叶片。电机安装在电机架内圆筒的支架上,叶轮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叶片隔离圈一端正好与箱体集流器含接,另一端与电机架圆筒含接。这样叶轮上的内叶片正好对应圆筒内侧,形成吸气的内空气通道,叶轮上的外叶片正好对应圆筒外侧,形成排气的外空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采用一个电机上安装一个双向叶轮,并没置内,外两组叶片对应在一个同心圆筒的内、外侧,构成两个互相隔离的气流通道,同时能完成吸进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空气,从而达到室内空气平衡对流的功能。由于本实用新型只需在现有的换气扇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圆筒和一个双向叶轮,根据用户需要热风选用PTC预热件安装在面罩背面圆筒内。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多种用途、成本低的特点。
下列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祥细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面罩(1)、箱体(4)、叶轮(6)、电机(2)、电机架(3)及后罩(11)等部件组成。箱体分二部份,下部是蜗形风道,末端是排气的出风口(18),底部中心是吸气的进风口(12),后罩(11)装在进风口(12)上;上部是安装电机架(3)。面罩(1)为圆形,正面中间设吸风的出风口(17),背后圆筒可安装PTC预热件(16)。叶轮(6)为双向叶轮,其轴盘上均匀分布固定有内叶片(9),内叶片(9)外沿固定一个叶片隔离圈(8),叶片隔离圈(8)的外沿又均匀分布固定有外叶片(7)。叶片隔离圈(8)一端正好与箱体(4)吸气的进风口(14)含接,另一端与电机架(3)圆筒含接,这样叶片隔离圈(8)内侧构成吸气的内通道(14),外侧构成排气的外通道(1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面罩(1)置于室内,将后罩(11)置于顶篷里或室外,用螺丝将塔扣(5)压紧。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电机(2)带动双向叶轮(6)转动,内叶片(9)使室外的新鲜空气由后罩进风口(12)通过过滤网(10)进入内空气通道(14),并从面罩出风口(17)进入室内;如要需要热风,则在面罩(1)背后圆筒内加上PTC预热件(16),即进入内空气通道的新鲜空气通过PTC预热件(16)升温,再从面罩(1)的出风口(17)排入室内。与此同时,外叶轮(7)转动,使室内的污浊空气由面罩(1)与箱体(4)端口四周进风口(15)进入外空气通道(13),从蜗壳通道末端的出风口(8)排出室外。由于叶轮内、外叶片是通过叶片隔离(8)隔开,所以构成内空气通道(14)与外空气通道(13)也是隔开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时进行吸进的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的空气是互不干扰,能达到双向换气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灿榆,未经方灿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7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