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GQ系列清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7761.5 | 申请日: | 200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686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方勤;张玉林;罗文华;刘海峰;吴斌;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5 | 分类号: | B08B9/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gq 系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长输和集输管道以及化工、自来水、电力等管输行业中管路清洁的SGQ系列清管装置。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清管器主要有:1.锥形皮碗清管器,其皮碗材料采用丁晴橡胶或聚胺脂,因皮碗形状是锥形,这使它只有单向通过能力,在清管作业时遇卡后解卡的能力低;且安装其上的钢丝刷是圆柱形,磨擦阻力大,弹性差。2.双向皮碗清管器,其皮碗材料采用聚胺脂橡胶皮碗,采用密封皮碗、间隔皮碗和支撑皮碗依次安装,用螺栓连接在筒体上,可通过改变间隔皮碗的数量来改变密封皮碗之间的距离,皮碗的形状由锥形变为直皮盘,这样就实现了清管器的双向运动,它的结构单一,未附带其它清管工具。3.清管器携带的信号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差,定位能力低,定位精度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好、磨擦阻力小、适应不同的安装且使装置多样化、系列化的SGQ系列清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防撞垫1、拉环2、密封皮碗3、筒体4、连接螺栓5、间隔皮碗6、支撑皮碗7、信号发射机8、夹板9,筒体4的端部有防撞垫1,筒体4的尾部有信号发射机8,筒体4上分别套有密封皮碗3、支撑皮碗7、间隔皮碗6,支撑皮碗7与密封皮碗3之间有间隔皮碗6,密封皮碗3、支撑皮碗7、间隔皮碗6的外部有夹板9并以连接螺栓5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接螺栓5上可以有钢丝刷10,还可以有磁铁13。
钢丝刷10的形状是条状。
筒体4之间有柔性接头11,筒体4上有除垢皮碗12。
除垢皮碗12上有除垢螺钉14。
密封皮碗3可以是一个以上。
除垢皮碗12可以是一个以上。
间隔皮碗6可以是一个以上。
支撑皮碗7可以是一个以上。
清管器的总长度L为1.1~1.5的管道内径Di。
清管器与除垢螺钉装配的过盈量范围在2.2~3.0%内,清管器的过盈量在3.0~5.0%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的钢丝刷是条状,弹性好,磨擦阻力小,钢刷有半圆和整圆,可适应不同的安装;能耐压、耐磨,抗震,有足够的强度,并能和清管器发射机装配皮碗材料为聚胺脂,具有足够的抗撕裂性。除垢效果好、结构简单,易加工、装配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扫清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清管刷清管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除垢清管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磁性清管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射机组成框图;
图6为接收机组成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有防撞垫1、拉环2、密封皮碗3、筒体4、连接螺栓5、间隔皮碗6、支撑皮碗7、信号发射机8、夹板9,筒体4的端部有防撞垫1,筒体4的尾部有信号发射机8,筒体4上分别套有密封皮碗3、支撑皮碗7、间隔皮碗6,支撑皮碗7与密封皮碗3之间有间隔皮碗6,密封皮碗3、支撑皮碗7、间隔皮碗6的外部有夹板9并以连接螺栓5固定。
一台清管器分别有2个支撑皮碗7,4个密封皮碗3,6个间隔皮碗6。
在密封皮碗3或支撑皮碗7后面选配安装各种配件,构成“清扫清管器”、“磁性清管器”、“清管刷清管器”。
如图2所示,清管刷清管器是在清扫清管器的基础上加装了钢丝刷10,在连接螺栓5上装有钢丝刷10,钢丝刷10的形状为条形,其弹性好,磨擦阻力小,钢刷有半圆和整圆,可适用不同的安装。
如图3所示,除垢清管器是用柔性接头11连接带除垢螺钉的清管器,筒体4被分成前后两节,分别为清管器筒体和除垢清管器筒体,它们之间有柔性接头11,筒体4上套有除垢皮碗12,除垢皮碗12上有很多的除垢螺钉14。其密封皮碗3有2~4个,除垢皮碗12有2~6个,间隔皮碗6有6~18个。
如图4所示,磁性清管器是在清扫清管器的基础上在连接螺栓5上配有磁铁13。
图5、图6分别为发射机及接收机的组成框图。
除垢螺钉14采用CrMo钢材料。
除构清管器与除构螺钉装配后的过盈量应在2.2~3.0%范围内选取。
清管器的总长度为L,L=KDi,其中,K为系数,数值为1.1~1.5,Di为管道内径。
皮碗的材料选择聚胺脂材料。
清管器按现行标准Q/CNPC-CY518-1999,过盈量在3.0~5.0%范围内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7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臂轧机多唇密封装置
- 下一篇:固体颗粒截留与排放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