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大型建筑整体升降转向平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8113.2 | 申请日: | 200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704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陈怀军;焦萍;陈建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鹏;陈怀军;焦萍;陈建濮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457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大型 建筑 整体 升降 转向 平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将大型建筑整体升降转向平移至指定位置的特种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高层大型建筑整体升降转向平移装置。
现有的建筑物搬迁装置,如申请号为92111913.5,名称为“建筑物平移的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文件,包括行走装置、支撑装置和牵引装置三部分构成,行走装置由圈梁、加宽的圈梁、长条砼、滚子、钢板组成,支撑装置由上基础梁、抬梁组成,牵引装置由钢丝绳及千斤顶组成。搬迁时,首先在圈梁上切断立柱,并在墙下部每隔一定距离打个长形洞,然后用钢筋混凝土将圈梁两侧加宽,待混凝土凝固后,在加宽的圈梁上部、墙的两侧,放上长形砼,在其上再放上滚子、钢板,这就形成了建筑搬迁时的行走装置。支撑装置是由在钢板上沿墙的两侧。用钢筋混凝土打成的上基础梁及与两侧的上基础梁连成一体的用混凝土打成的抬梁组成,待上基础梁及抬梁的混凝土充分凝固后,将墙下部各长形洞之间的砖打掉,再用钢丝绳及千斤顶组成的牵引装置,将建筑物搬迁到指定的位置,现有技术的行走及支撑装置存在如下缺陷:1、在行走装置中需要用钢筋混凝土加宽圈梁,而支撑装置中又要打上基础梁及抬梁,两次的钢筋混凝土灌注又不能同时进行,因而会使施工工期拖长。2、由于加宽的圈梁及上基础梁、抬梁,只能一次性使用,因而提高了成本。3、由于各立柱下的行走装置在重载荷作用下不能拆除,这样不仅提高了成本,更主要的是不能将各立柱与新地基用钢筋混凝土凝固连接成一体,因而影响了建筑物搬迁的稳定性。4、各立柱之间的墙下部的空洞部分,由于加宽的圈梁与上基础梁等宽,不好打水泥壳板灌注凝混土,因而在实际施工中在此部位只用砖和素砼填砌,这样必然影响建筑物搬迁的牢固程度。另外还不能将建筑物提升与降低,同时还不易将建筑物整体转变方向。
有鉴于此,如何能降低建筑物搬迁的成本,各种作业设备均能重复使用,建筑物搬迁后能稳定地座落在新的地基上,搬迁时能方便地对建筑物升降或转向进行操作,正是本实用新型研创动机所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凭借多年从事各类大型建筑物搬迁研究生产加工等领域的实际经验,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做一全新设计构成,终得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层大型建筑整体平移的装置,能有效地搬移大型建筑物到新的地基上,用于搬移的装置均能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在对高层大型建筑物搬迁工程的施工中,根据需要,可使建筑物提升或降低,也可使建筑物转向,而且在施工中还可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而且在建筑物移动过程中更平稳,当建筑物平移到位后,可使建筑物牢固地座落在新地基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按下述实现,本实用新型由行走装置和设置在其上的支撑装置构成,行走装置由一能形成支撑面的下支架上设置滚子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特征在于下支架为钢板、槽形钢、钢板上焊有形钢的复合板构成;滚子可以是钢管、实心钢滚、圆轴上设有轮子的滚轮或圆轴上设有轴承的滚轴构成;支撑装置可以为钢板、在钢板上形成的机械调节机构或液压调节机构并在调节机构上再设有一上支架构成;机械调节机构可以由螺母和螺杆构成,液压调节机构可以由千斤顶构成;支撑装置也可单独用两块楔形体构成,在支撑装置上设有便于牵引的挂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用于搬迁建筑物时,不需要在圈梁两侧灌注加宽的圈梁,也不需要打上基础梁及抬梁,而是边打墙洞边支撑,因而缩短了施工工期。2、所用的行走装置和支撑装置均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3、所有单个行走装置和支撑装置可以通过钢块和螺栓连接,也可直接焊连在一起,成为在同一水平面的整体装置,增加了行走装置和支撑装置的强度,保证了建筑物运输途中的平稳度;4、当原建筑物搬迁到位后,在拆除该装置过程中,不影响混凝土的灌注,因而保证了建筑物座落在新位置后的稳定性和牢固性;6、易于使建筑物升降和转向。
下面结合附图例举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行走装置设置在其上的支撑装置构成,行走装置由一能形成支撑面的下支架11上设置滚子12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鹏;陈怀军;焦萍;陈建濮,未经黄鹏;陈怀军;焦萍;陈建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8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