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搅拌连续脱硫专用铁水包无效
申请号: | 01208283.X | 申请日: | 200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754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06 |
发明(设计)人: | 盛富春;李建新;盛镝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富春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C2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搅拌 连续 脱硫 专用 铁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铸造行业使用的铁水包,特别是一种利用机械搅拌进行连续脱硫的专用铁水包。
冶金铸造行业现行的脱硫排渣铁水包,包体上端一侧开有出铁槽,另一侧开有出渣槽,底部设置有透气塞。实施脱硫排渣时,脱硫剂通过管路加入到铁水包中,并通过包体底部的透气塞向包内自下而上的吹入一定压力的氮气。氮气上升时液面向周围溢流,并产生一径向力,将悬浮于液面的固体废渣推向包体内壁,从出渣槽排出。这种通用的结构和排渣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包内通入氮气致使铁水大幅度降温(降温幅度达100-150℃),延长了生产周期,浪费了能源,并且易造成铁水挂壁、结壳等问题。(2)、铁水含气量增加,铸件降温后氮气析出,产生铸件气孔,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品质量。(3)、排渣不畅,需人工辅助扒渣,劳动强度大,安全性能差。这种传统的铁水包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工业生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产品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的专用铁水包。其采用机械搅拌连续脱硫排渣,包内不需吹入氮气,而是依靠机械作用将废渣顺通排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种专用铁水包采用了如下结构:其有一个包体(1),包体(1)的上端一侧开设有出铁槽(2),另一侧开设有出渣槽(3),所述的出渣槽(3)为一切线槽,该出渣槽的前端侧面在包体内壁切线方向的位置上。
根据搅拌速度的不同和排渣量的大小,还可以在出渣槽(3)的后端侧面设置一挡渣板(4),该挡渣板位于包口内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省去铁水包底部的透气塞,排渣时不需吹入氮气,解决了由于充入氮气造成的铁水降温问题;(2)、可实施螺旋搅拌,搅拌时,铁水液面废渣靠离心力沿包口切线从出渣槽畅通排出,无需人工辅助排渣;(3)、设计科学,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制造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口结构示意图。
该专用铁水包由钢板焊接而成,内衬一层耐火材料。包体1为一上口较大的圆台体状,底部密封,上部开口。在包体1上端一侧开设有出铁槽2,经过脱硫的铁水从该槽流出。在包体1上端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渣槽3,它是一个切线槽,即前端侧面在包体内壁切线方向的位置上。
如果需要加大排渣量,可在出渣槽3的后端侧面增设一挡渣板4,该挡渣板位于包口内侧,其高出铁水液面并具有一定高度。该挡渣板深入包内的长度可根据铁水搅拌速度和排渣需求量的大小进行不同规格的设计。
当需要连续脱硫排渣时,铁水从冲天炉中以一定流速和流量流入铁水包内,脱硫剂通过管道连续加入包内,采用专用的螺旋搅拌装置将包内铁水进行单向搅拌,悬浮在铁水液面上的废渣即在切向力的作用下沿出渣槽畅通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富春,未经盛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8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