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小型直流无刷风扇定子线圈无效
申请号: | 01208924.9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3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29/00;H02K29/08;H02P6/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小型 直流 风扇 定子 线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小型直流无刷风扇定子线圈。
小型无刷风扇在工业用途上应用十分广泛,其研发趋势是配合应用产品的设计走向,以个人计算机为例,由膝上型到笔记本般大小,体积的缩小依然为不变的发展趋势,而适应运用小型风扇的工业产品其体积的日趋缩小,小型风扇本身也需作相对的改变,即在体积上必须作进一步的缩小,此也为相关业界不可避免的研发目标。
公告第二九九九三八号「超薄短小型散热风扇马达的改良构造」台湾新型专利案提供了一种缩小散热风扇体积的可行方案,它是将传统散热风扇中的定子线圈由双线圈改为单一线圈,并通过一主要由晶体管组成的交互电路连接单一线圈两端,以交互改变单一线圈的电流极性以驱动转子运转。
上述的现有结构虽然可利用单一线圈取代传统双线圈而实现缩小体积的目的,但该项设计显然存在下列缺点:
1.绕线时间长:由于前述专利案的定子线圈仅具两端接点,即其是以单一线材连续卷绕而成,但由单一线材绕成线圈时,其卷绕时间长,故需较长的作业时间,相对的产能低,而制作成本高。
2.库存压力大:前述专利案的定子线圈由单线卷绕,故仅能作单线圈使用,并无法作双线圈利用,换言之,对于制造商而言,其必须分别准备单线圈及双线圈的库存,而无形中增加了仓储库存及货品流通率的压力。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超小型直流无刷风扇是利用单一线圈提供缩小体积的可行方案,因此仍存在前述缺点而有待进一步改进。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度缩短绕线时间且可分别组成单一线圈、双线圈、串联线圈及并联线圈等不同规格以减少库存压力的定子线圈。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一步缩小体积的直流无刷风扇。其采取的技术手段是由一驱动IC驱动定子线圈,利用驱动IC积体化的微小体积,以配合单一线圈缩小风扇的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超小型直流无刷风扇定子线圈所述述定子线圈以二条或二条以上的漆包线材绕设而成,拉出有数个出线端,通过数个出线端的不同连接方式,以使所述线圈分别构成单线圈、双线圈、串联形式单线圈或并联形式单线圈;一驱动IC驱动定子线圈,利用驱动IC积体化的微小体积,以配合单一线圈缩小风扇的体积。
所述线圈是以串联或并联后的两出线端与一驱动IC的两输出端连接,以便由驱动IC改变线圈上的电流方向。
所述的驱动IC可为东芝(TOSHIBA)公司生产的型号TA7291P/S驱动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设计可缩短绕线时间、降低库存压力及符合不同风扇规格要求。由于由一驱动IC驱动定子线圈,利用驱动IC积体化的微小体积,可配合单一线圈缩小风扇的体积。
为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线路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作串联式单一线圈连接的等效线路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作并联式单一线圈连接的等效线路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作双线圈连接的等效线路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与驱动IC连接的线路图;图7是驱动IC内部线路图及真值表。
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线圈是由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线材所绕设而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二条线材1020作同轴卷绕,经卷绕至适当匝数即构成一线圈100,而所述二条线材1020两端分别构成一出线端11、12、21、22,其等效线路如图2所示,所述线圈10将具备数个且为偶数个的出线端11、12、21、22,通过针对各出线端11、12、21、22作适当的连接,将可分别构成不同形式的线圈,其中:
如将两线材10、20所构成绕组以对应的同一出线端12、22连接,仅留出线端11、21与驱动电路连接时,其等效电路是如图3所示,两线材10、20所构成绕组是呈串联状态,而等同一单一线圈。
又如使两线材10、20所构成绕组以对应的同一出线端12、22交叉连接至相对线材20、10的出线端21、11构成并联状,且以出线端11、21与驱动电路连接时,则其等效电路如图4所示,其仍为单一线圈形式,但在两线材10、20所构成绕组以并联方式连接的状态下,将适合在较大的输出电流下工作,并可产生较高的转速。
另外,如将两线材10、20所构成绕组以对应的同一出线端12、22连接,并共同构成另一出线端13,以配合其它的两出线端11、21与驱动电路连接,则其等效电路如图5所示,两线材10、20即分别构成一线圈,而组成一双线圈式定子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89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