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栗剥皮机无效
申请号: | 01209152.9 | 申请日: | 200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2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薄殿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薄殿佐 |
主分类号: | A47J17/14 | 分类号: | A47J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509***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栗 剥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品加工机械,它特别适用于烤熟栗子皮的剥落。
板栗富含淀粉、糖份及各种维生素,是餐桌上的佳肴和人们休闲时喜爱吃的果品,且板栗具有补肾、强筋骨之作用,因此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销路广阔。但目前,盛产板栗的山区农村温暖潮湿,特别是南方地区,三天不脱皮,果仁变黑、腐烂。为此,本人于99年申请了“板栗脱皮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992375789,板栗脱皮机剥去外壳后大部分内皮已脱落,但仍有部分难脱的肉皮无法脱净,因此,本人又于2000年申请了“板栗内皮剥落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002298888562,从而解决了生板栗的内外皮剥落,其剥净率达95%以上,但由于熟板栗与生板栗之间的内外壳硬度有所差别,熟板栗的外皮相对于生板栗的外皮软些,采用上述两项专利的板栗剥皮机用来剥熟栗子,其剥净率不太理想,如采用人工剥皮的方法,不但产量少,拖长工期,且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于熟栗子的脱皮,又能用于生栗子的脱皮的板栗剥皮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完成的:其活套在轴承座上轴的锯毂上分布有带尖齿状的锯齿,呈等距离空心相隔并以螺旋形方式且与锯毂外圆有一定间隙的架条总乘悬空固定在锯毂外圆上,架条总乘的头部固定在三角支架的上部,架条总乘的尾部固定在三角支架的下部,呈半圆弧形调压板的内圆壁上贴合固定着尼龙开口型发泡弹力板,尼龙开口型发泡弹力板上再贴合固定着呈直条等距离空心相隔的聚乙烯发泡板,聚乙烯发泡板与架条总乘间也有一定间隙,调压板上部固定在料斗上,调压板的下部固定在三角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板栗剥皮机既适用于熟板栗的剥皮,也适用于生板栗的剥皮,且八小时班产两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剥皮成本,适应于市场需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锯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架条总乘示意图。
图中1为料斗,2为进料量调节板,3聚乙烯发泡板,4尼龙开口型发泡弹力板,5调压板,6调压螺杆,7架条总乘,8锯毂,9流道,10鼓风机,11三角支架,12电机,13流量观察孔。
现结合图面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该板栗剥皮机包括料斗、进料量调节板、流量观察孔、流道鼓风机、三角支架、皮带轮、轴承座以及电机组成,其料斗固定在架条总乘的头部上,进料量调节板固定在料斗出口一侧,以调整板栗进入剥皮机的流量,对应于锯毂上方的料斗上设有一流量观察孔,以便观察板栗的流量,活套在轴承座上轴的锯毂上分布有带尖齿状的锯齿,锯毂的轴承座固定在三角支架的中部位置,呈等距离空心相隔并以螺旋形方式且与锯毂外圆有一定间隙的架条总乘悬空固定在锯毂外圆上,架条总乘的头部固定在三角支架的上部,架条总乘的尾部固定在三角支架的下部,呈半圆弧形调压板的内圆壁上贴合固定着尼龙开口型发泡弹力板,尼龙开口型发泡弹力板上再贴合固定着呈直条等距离空心相隔的聚乙烯发泡板,聚乙烯发泡板与架条总乘间也有一定间隙,调压板上部固定在料斗上,调压板的下部固定在三角支架上,调压板的外圆下部还设有一调压螺杆,以便调整聚乙烯发泡板与架条总乘间的间隙,流道连接在架条总乘下方后固定在三角支架中下部,电机固定在机架底座上,鼓风机固定在三角支架右侧中下部,鼓风机口正对着流道,锯毂、鼓风机通过电机皮带轮带动后转动。
当使用该板栗剥皮机剥熟栗子时,先把生栗子割一个口(该工序由另一机械完成)放入烤箱烤至八成熟,取出冷却,而后将该机电源接通,电机转动,电机皮带轮带动鼓风机,锯毂转动,料斗中冷却后的栗子进入流道后,在架条轨道中流动。由于架条呈螺旋形即倾斜的,给栗子以侧压力,锯毂转动给栗子以向下的叨力,再加上聚乙烯发泡板及尼龙开口发泡板弹性摩擦力,使栗子在流道中作螺旋式的向下运动,将栗子皮剥离开。栗皮及栗肉进入下段流道,在鼓风机的作用下,栗皮与栗肉分开。
由于锯齿对生栗子也有划切作用,故也能剥下生栗子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薄殿佐,未经薄殿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1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