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助力增速车无效
申请号: | 01209245.2 | 申请日: | 200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744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绍普;孙英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绍普 |
主分类号: | B62M9/02 | 分类号: | B62M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助力 增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助力增速车,适用于自行车、三轮车、脚踏赛车等。
目前,常用的自行车及三轮车其动力传动机构是由脚踏链轮、链条、动力车轮链轮组成的,其缺点是行车速度较低。而变速车的传动机构较复杂,改变车速时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成倍提高行车速度的脚踏、助力增速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脚踏、助力增速车,其结构特点是在脚踏链轮与动力车轮链轮之间设有一组增速链轮,即增速小链轮和增速大链轮,增速小链轮与增速大链轮为同轴联体链轮,脚踏链轮与增速小链轮通过链条传动,增速大链轮与动力车轮链轮通过链条传动。
增速小链轮与增速大链轮位于车架的两侧或者位于车架的同一侧。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由图1、2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它为一个脚踏增速自行车,其结构特点是在脚踏链轮1与动力车轮链轮4之间设有一组增速链轮,即增速小链轮2和增速大链轮3,增速大链轮3的直径与脚踏链轮1的直径相等,增速小链轮2的直径与动力车轮链轮4的直径相等。增速小链轮2与增速大链轮3为同轴联体链轮,脚踏链轮1与增速小链轮2通过链条6传动并位于车架的一侧,增速大链轮3与动力车轮链轮4通过链条7传动并位于车架的另一侧。(增速小链轮2与增速大链轮3也可以位于车架的同一侧。)
在图1、2中,5为动力车轮。
下面通过计算对增速车增速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1、增速车及现型车行车速度公式:
(1)增速车行车速度V1=(nπD1·D3·D5)/(D2·D4)
(2)现型车行车速度V2=(nπD1·D5)/D4
式中n:脚踏链轮1的转数,D1:脚踏链轮1的直径,D2:增速小链轮2的直径,D3:增速大链轮3的直径,D4:动力车轮链轮4的直径,D5:动力车轮5的直径。
2、以26吋自行车为例,脚踏链轮1按每秒1周计算,增速车与现型车每小时行车速度比较:
(1)增速车每小时行车速度如下:
a、若D1=D3=200mm,D2=D4=70mm,D5=650mm,则V1=60.01公里/小时;
b、若D1=D3=200mm,D2=D4=50mm,D5=650mm,则V1=117.62公里/小时;
c、若D1=D3=120mm,D2=D4=50mm,D5=650mm,则V1=42.34公里/小时。
(2)现型车每小时行车速度如下:
a、若D1=200mm,D4=70mm,D5=650mm,则V2=21公里/小时;
b、若D1=200mm,D4=50mm,D5=650mm,则V2=29.41公里/小时;
c、若D1=120mm,D4=50mm,D5=650mm,则V2=17.64公里/小时。
3、增速车每小时行车速度与现型车每小时行车速度之比(为车速增加的倍数):
a、V1/V2=60.01/21=2.857倍,
b、V1/V2=117.62/29.41=4倍,
c、V1/V2=42.34/17.64=2.4倍。
4、增加转数n,加大D1、D3、D5的数值,或减小D2、D4的数值,车速就会加大。配上发动机或电动助力,就可达到又省力又高速的行车。加上轻型透明角形(方向把前)减风板,可减小高速行驶时风的阻力。做成赛车可改写赛场记录。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大大提高行车速度,增速车的行车速度比现型车高出24-4倍,时速可达百公里以上。它不仅适用于自行车,也适用于三轮车及脚踏赛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绍普,未经孙绍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