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火炉移动直热式热水炉无效
申请号: | 01209488.9 | 申请日: | 200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76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剑平 |
主分类号: | F23B1/02 | 分类号: | F23B1/02;F24B1/1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002 湖南省益***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火炉 移动 直热式 热水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类必需日常生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民用炉灶,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火炉移动直热式热水炉,尤其适合于家庭和小集体使用。
火炉,特别是煤炉,是一种传统的民用炉具,广泛用于烹饪、取暖、热水等。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广大乡村被普遍使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日常生活要求的提高,人们需要炉灶很方便地随时提供足量的热水,特别是用于热水淋浴。但是,现有火灶主要是碳炉、煤炉都达不到这一要求,而使用电和燃气炉灶又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为此,有人设计过带热水箱的煤炉,由于没有解决既要保温、节约燃煤、又要足量、快速热水的矛盾,从而也达不到人们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保留现有火炉,特别是煤炉的各种功能,又可以随时供用足量热水,实现热水淋浴的热水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火炉移动直热式热水炉,设有密闭的热水箱1、炉壳2和炉架17,炉壳2包容热水箱1,热水箱1与炉壳2之间设有保温层6,热水箱1底部设有进水管15,顶部设有出水管16,热水箱1中间设有一贯通热水箱1、底板18、顶板19并与底板18、顶板19在贯通处焊接组成密闭容水腔7的吸热管4,本实用新型设计火炉14在吸热管4中可上下移动地直接被吸热管4包容;吸热管4内壁下部为吸收火炉14外壳所散发余热和上部直接吸收火炉14内燃料燃烧热量的吸热壁;炉架17上设有移动、定位火炉14的控制部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完美地实现了其设计目的,不但保留了现有煤炉的各种功能,又可以随时供用足量热水,实现热水淋浴,具有结构简单、节能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实施例: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现对照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本多功能火炉移动直热式热水炉,设有密闭的热水箱1、炉壳2和炉架17,炉壳2包容热水箱1,热水箱1与炉壳2之间设有保温层6(本实施例保温层6为膨胀珍珠岩),炉壳2下部为固定支承热水炉整体的炉架17,热水箱1底部设有进水管15,顶部设有出水管16,中间设有一贯通热水箱1顶板19,底板18并与顶板19,底板18在贯通处焊接组成密闭容水腔7的吸热管4,火炉14在吸热管4中可上下移动地直接被吸热管4包容,吸热管4内壁为下部吸收火炉14,外壳所散发余热和上部直接吸收火炉14,内燃料燃烧热量的吸热壁;本实施例热水箱2呈长方形,包容热水箱1的炉壳2也呈长方形,其面板贴瓷砖,在吸热管4上部的炉壳2面板10处设有盖放闭板3和遮挡煤灰渣掉入火炉14外壳与吸热管4之间的挡圈5,为了移动,定位火炉14在吸热管4中的位置,炉架17上设有控制部件,本实施例为一与炉架17上铰轴11铰连的顶杆12,顶杆12的铰轴11下部伸到火炉14底部托住火炉14,上部为由止钉8、9定位的摇杆。
本多功能火炉移动直热式热水炉的工作原理与过程如下:
将火炉14(本实施例为家用节煤炉)从吸热管4下部伸入吸热管4中,用顶杆12托住,进水管19与自来水管连通并将热水箱1的容水腔7注满水,出水管16与用水器连通。
1、使用热水炉烹饪等:将顶杆12铰轴11上部摇动抬起火炉14,使火炉14顶部接近炉壳面板10,用止钉9卡住顶杆12铰轴11上部,然后调节火炉14炉门13即可,在使用火炉14进行烹饪等工作的同时,火炉14外壳散发的余热被吸热管4吸收,用于对热水箱1容水腔7内的水加热。
2、保温加热热水:操作顶杆12使火炉14放下,顶杆12由止钉8卡住,盖上闭板3,关闭火炉14的炉门13即可。此时,吸热管4下部吸 收火炉14外壳散出的余热,上部直接吸收燃煤燃烧发出的热量。
3、足量供应热水(如淋浴):操作与原理同2,将火炉14炉门13打开即可。本热水炉的吸热管4不但吸收火炉14外壳散发的余热,而且直接吸收火炉14中燃料燃烧的热量,几乎没有热量损失。所以,其热效率高,可以源源不断地连续供应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剑平,未经陈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