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辐射耳机话筒无效
申请号: | 01209626.1 | 申请日: | 200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春平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23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耳机 话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辐射耳机话筒,适用于手提电话领域等等。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手提电话或手提电话免提耳机,均是将手提电话直接贴近耳朵(即脑部),或者用带金属导线的耳塞直接塞于耳中使用,因手提电话的插头是通过金属线与麦克风连接,而麦克风与耳机的连接又是通过金属线相连,而金属线(如电线)在使用中所放出的辐射(或经由手提电话免提耳机放出的辐射)通过耳机直接穿过脑部,其辐射会提高脑部的温度,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如中枢神经的耳鸣,头痛或偏头痛等。据研究人员调查研究指出,帕金斯症等神经系统退化病症也可能和手提电话有关。此外,身体与手提电话所接触部位的皮肤病,也有可能是电磁波或辐射所引起,而一种有效防止人们在使用手提电话时电磁波对人体脑部产生影响的无辐射耳机话筒目前在世面上暂无见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避免金属导线直接通至人耳,利用扬声器在空腔内振荡,使声音传至人耳的无辐射耳机话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辐射耳机话筒,包括有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扬声器和麦克风,与扬声器和麦克风相连的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扬声器前端的壳体中设有空腔,有软管与所述空腔相连,在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头设有便于嵌置于耳中的耳塞。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驳接管,所述的软管粘合在驳接管中。驳接管中设有一端为锥形的硬管,该硬管套压粘合在软管中。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电插头1、保护套2、主体盖3、麦克风4、麦克风盖5、扬声器压盖6、扬声器7、主体8、主体钢管9、软管10、耳塞钢管11、耳塞12、耳塞盖13、空腔14、驳接管15、电线16,如图1-2所示,设置在壳体8中的扬声器7和麦克风4,与扬声器7和麦克风4相连的电插头1,其特征在于在扬声器7前端的壳体8中设有空腔14,有软管10与所述空腔14相连,在所述软管10的另一端头设有便于嵌置于耳中的耳塞12。所述的壳体8上设有与空腔14连通的驳接管15,所述的软管10粘合在驳接管15中。驳接管15中设有一端为锥形的硬管11,该硬管11套压粘合在软管10中。手提电话发出的信号经由手提电话耳塞孔传递给导线,导线将信号传给扬声器,扬声器震荡空气发声,发音通过软管传入耳内,这样人耳就可听到声音,整个过程远离电磁辐射,有效防止了使用手提电话时电磁辐射对人脑部的影响,使用者还可通过另在胸前的麦克风授话,特别方便驾车人士。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避免金属导线直接通至人耳,利用扬声器在空腔内振荡,使声音传至人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春平,未经朱春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撬式无功补偿装置
- 下一篇:重力式防撞防倾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