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窄式变速链条无效
申请号: | 01209885.X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20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能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3/00 | 分类号: | F16G13/0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窄式 变速 链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窄式变速链条,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让链条在具有十个后齿轮的后齿轮组上顺畅变速、传动的超窄式变速链条。
一般自行车具有变速功能的关键是:链条可被控制跨设在不同直径的前齿轮组和后齿轮组上,随着可组装齿轮数的不同,自行车所产生的可变段速也不同。以往自行车在设计上为了保持平衡,确保自行车车架的中心点不偏移,其后轮轴的长度不得超过37mm,基于上述原因,以往自行车的后齿轮最多可组装8个,前齿轮数量则是受到两踏板间宽度的限制,最多只能设置3个,因此,一般自行车可变段数的极限是24段。上述可变段速受限在使用上,由于不同传动速率可产生不同的速度和扭力,因此当自行车行驶在一些特殊路段上时,可变段速的受限,往往会造成使用者必需以较大的力量才能传动自行车,在使用上不方便。
为了改善前述缺陷,以往有一种链条可以在具有九个后齿轮的后齿轮组上变速、运转,使自行车的可变段速提高到27速。参阅图1、图2的以往链条的俯视图,和具有九个后齿轮的后齿轮组的俯视图,上述后齿轮组1的总宽度是H′=36.6mm,其包括九个平行且厚度都是h1′=1.8mm的后齿轮11,在两个后齿轮11间的宽度是h2′=2.55mm,而该链条2是由内链板21、外链板22、链滚23和链轴24等元件组立而成,其中内链板21的板厚是t1′=1.0mm,外链板22的板厚是t2′=0.9mm,链滚23的宽度是t3′=2.1mm,链轴24突出于两侧外链板22的宽度各别是t4′=0.25mm,两相邻内、外链板21、22间的间隙都是t5′=0.1mm,而两相邻链轴24间中心轴线的轴线距离(节距,pitch)是1′=12.7mm。
因此,以往链条2的总宽度20(t6′)是:0.25mm+0.9mm+0.1mm+1.0mm+2.1mm+1.0mm+0.1mm+0.9mm+0.25mm=6.6mm。
此总宽度20和两相邻链轴23间的轴线距离(节距)比值是:12.7/6.6=1.924,上述总宽度20由于小于后齿轮组1上可供链条2跨设的空间,因此,该链条2可在各个后齿轮11间顺利地移动变速。但以往链条2在设计上其总宽度是t6′=6.6mm,为了供该宽度的链条2跨设,后齿轮组1上的跨设空间不得小于6.6mm,再加上自行车的后轮轴长度不得大于37.0mm的限制,架设在后轮轴上的后齿轮11数量就被限制在9个,造成可变段度受限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一步扩大组装自行车可变段速的超窄式变速链条,以克服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超窄式变速链条,其可在具有十个同轴后齿轮的后齿轮组上变速、运转,上述后齿轮上环设有卡齿,所述链条包括:内链板、外链板、链轴和链滚,其两相邻链轴的两中心轴线间的轴线距离(节距)和后齿轮上两相邻卡齿间的距离相配合;其中:所述链条的两相邻链轴的中心轴线间的轴线距离(节距),和链条总宽度的比值为2.117±0.07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可进一步缩小链条的总宽度,使该链条能够在十个后齿轮间变速、运转,以进一步增进组装自行车的可变段速,且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现有具有九个后齿轮的后齿轮组的俯视图,其用来显示该后齿轮组的规格;
图2为现有链条的俯视图,其显示有链条的规格;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十个后齿轮的后齿轮组的俯视图,其用来显示该后齿轮组的规格;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链条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显示有链条的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