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化石油气助动车动力供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0092.7 | 申请日: | 200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573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晨人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2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石油气 动车 动力 供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供给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化石油气助动车动力供给装置。
现有的助动车多用汽油为燃料,而这种以汽油为燃料的助动车在排放出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这不仅损害人体健康,而且给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设计出一种液化石油气助动车动力供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它包括连接管道、化油器、发动机、液化石油气瓶、组合阀、电磁阀、蒸发调压器、功率调节器、混合器和转换开关,液化石油气瓶与组合阀相接,组合阀通过电磁阀与蒸发调压器相通,蒸发调压器通过功率调节器与混合器相通,混合器与化油器相连,化油器与发动机相通,转换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电磁阀、蒸发调压器、组合阀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助动车所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毒物质少,因而对人体的影响小、对环境的污染也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组合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图5为蒸发调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蒸发调压器阀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功率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混合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管道、化油器、发动机、液化石油气瓶(13)、组合阀(14)、电磁阀(11)、蒸发调压器(10)、功率调节器(9)、混合器(16)、转换开关(15)和加气口(12),液化石油气瓶(13)与组合阀(14)相接,组合阀(14)通过电磁阀(11)与蒸发调压器(10)相通,组合阀(14)与电磁阀(11)之间用接铜管(2)连接,电磁阀(11)与蒸发调压器(10)之间用铜管(3)连接。蒸发调压器(10)通过功率调节器(9)与混合器(16)相通,蒸发调压器(10)与功率调节器(9)之间用橡胶管(4)连接,功率调节器(9)与混合器(16)之间用橡胶管(5)连接。混合器(16)与化油器相连,化油器与发动机相通,转换开关(15)通过导线(7)与电磁阀(11)、蒸发调压器(10)相连,转换开关(15)通过导线(8)组合阀(14)相连。组合阀(14)上有液化石油气进口头(19)和液化石油气出口头(20)。
蒸发调压器包括阀体、盖子、减压腔、调压机构,阀体包括上阀体(39)、下阀体(43),上阀体(39)与下阀体(43)相互接合,并用内六角螺钉(52)旋紧。盖子包括盖于上阀体(39)的减压Ⅰ腔盖(28)、减压Ⅱ腔盖(35),以及盖于下阀体(43)的下阀盖(46)。减压腔包括减压Ⅰ腔、减压Ⅱ腔和减压Ⅲ腔。减压腔是由减压Ⅰ腔盖(28)和上阀体(39)的左半部围成,减压Ⅱ腔是由减压Ⅱ腔盖(35)和上阀体(39)的右半部围成,减压Ⅲ腔是由下阀盖(46)和下阀体(43)围成。减压Ⅱ腔分别与减压Ⅰ腔、减压Ⅲ腔相通。调压机构包括调压机构Ⅰ、调压机构Ⅱ和调压机构Ⅲ,调压机构Ⅰ位于减压Ⅰ腔内,调压机构Ⅱ位于减压Ⅱ腔内,调压机构Ⅲ位于减压Ⅲ腔内,在减压Ⅱ腔与减压Ⅲ腔之间有通道管。通道管包括一根大通道管(36)和一根小通道管(38),大通道管(36)位于小通道管(38)的边侧。减压Ⅰ腔盖(28)上有小盖Ⅰ(27)、减压Ⅱ腔盖(35)上有小盖Ⅱ(32)。在阀体的外部有进气接头(56)、出气接头(57)、进口接头(61)、出口接头(58)、怠速调节螺钉(59)、电磁阀(60),发动机的排放管(6)接入进口接头(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晨人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晨人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