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编码红外线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01210348.9 | 申请日: | 200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70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汤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悦太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G08B13/1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钱慰民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红外线 探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编码红外线探测器,特别是适用于防盗报警使用的探测器。
在现有技术中,红外探测器主要由投光器和受光器两部分构成。投光器发射光束,受光器接收来自投光器的光束,如果受光器接收到光束信息,意味着投光器和受光器之间无侵入物体,处于正常状态。而一旦光束受到阻隔,受光器接收不到信号,意味着有物入侵。当前通常采用的光束主要是红外光束,采用的方法是对红外光束进行调频,使投光器向受光器发出一串连续脉冲红外光,然后在受光器内对这束红外光进行选频滤波,再驱动相关电路发出动作。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红外探测器的频率资源非常有限。由此常常会出现同类型探测器产品使用同一频率,造成一只投光器发出的光束能使所有受光器接收,失去保密性;而且转弯或邻近使用相同设备时,由于光束的传播特性,投光器相互干扰会造成漏报,起不到报警防范目的。
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编码红外线探测器,在有限的频率资源下,对选用频率加载数字编码,这样发出的光束就是经编码后的一串加载数字信息的红外光束,解决了可用频率重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受光器的识别判断,只有在受光器接收到了相应的投光器发出的码字与其预置码字一一对映时,才确定为安全状态,从而消除了邻近探测器之间由于光束传播特殊性造成的相互干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投光器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投光器部分包括相互串联的频率发生器2和红外线发送电路3,还包括与频率发生器2相连的发出编码信号的数字编码电路1,所述编码信号经频率发生器2调频后,由红外线发送电路3传输。受光器部分包括相互串联的红外线接收电路4和选频放大电路5,相互串联的延时执行电路7和外围电路8,还包括连接在选频放大电路5和延时执行电路7之间的解码识别电路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投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受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投光器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受光器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受光器中解码识别电路的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投光器中振荡电路的数字编码脉冲图。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参见图1,投光器部分包括相互串联的频率发生器2和红外线发送电路3,以及与频率发生器2相连并发出编码信号的数字编码电路1,所述编码信号经频率发生器2调频后,由红外线发送电路3传输,红外线发送电路3包括红外线发送功率调节控制电路32和受其控制的红外线发送器31。受光器部分参见图2,包括相互串联的红外线接收电路4和选频放大电路5,相互串联的延时执行电路7和外围电路8,以及连接在选频放大电路5和延时执行电路7之间的解码识别电路6。
下面结合各自具体的电路图,分别描述上述投光器和受光器的详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悦太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悦太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热水器
- 下一篇:预热式全数字电子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