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叶轮推流式高效曝气、增氧泵无效
申请号: | 01210739.5 | 申请日: | 200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69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明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C02F7/0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凯音 |
地址: | 3118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推流式 高效 增氧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生物增氧、污水处理中的曝气等的增氧泵,尤其是双叶轮推流式高效曝气、增氧泵。
中国专利99226192.9提供的复叶推流式高效瀑气、增氧泵,它的不足之处是:它的复合叶轮总成包括推流叶轮,以及置于推流叶轮前面的前离心叶轮、置于推流叶轮后面的后离心叶轮;该复合叶轮总成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因通过它的流体阻力加大而使它的耗电量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叶轮推流式高效曝气、增氧泵,以使它具有结构简单、节电,并且工作稳定可靠、曝气或增氧的效率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双叶轮推流式高效曝气、增氧泵,它包含有由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的泵、风管、浮子、位于泵出口端的导流头,其特点是:泵的主轴下端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安装了副叶轮和主叶轮,该两叶轮的周侧装有圆锥环形罩,并且该罩的罩壁上设置了一组能使副叶轮上方的罩内空间同罩上的进风空间连通的通孔。
使用本实用新型双叶轮推流式高效曝气、增氧泵时,先启动电动机,并通过联轴器带动泵运转,位于泵轴上的副叶轮和主叶轮随之作高速旋转,这时外界空气从风管进入圆锥环形罩上部的进风空间,又经圆锥环形罩罩壁上的通孔进入副叶轮上方的负压空间并又不断向下,其向下过程中受到副叶轮和主叶轮强有力的搅拌,从而使气泡被粉碎、其内氧气极大限度地溶解到水流中,最后该水气混合物通过导流头下部的圆环柱状的开口端向其周侧发散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将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叶轮总成改成为双叶轮之后,使本实用新型双叶轮推流式曝气、增氧泵的结构更合理更简化,故其工作稳定可靠,并且还因两叶轮继续保持着合理的结构形状而使它仍具有高效曝氧、增氧的特点;2)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叶轮不仅使结构简化,而且使通过它的流体阻力大幅减小、耗电量大减,因而它是一种节能型的产品,便于人们对它的广泛使用。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叙述。附图内容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叶轮推流式高效曝气、增氧泵的主视图(其底部采用半剖视图)。
从图1上可看到本实用新型双叶轮推流式高效曝气、增氧泵的结构,它包含有由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带动的泵4、位于泵周侧上的风管5、位于泵出口端的导流头9、能使泵浮于水面的浮子3,以及位于泵的主轴下端的副叶轮6和主叶轮8、在主副两叶轮的周侧安装的圆锥环形罩7。
副叶轮6和主叶轮8在泵主轴上呈上、下间隔安装,并且副叶轮6在主叶轮8之上;圆锥环形罩7的罩壁上设置了一组能使副叶轮6上方的罩内负压空间I同罩上的进风空间II连通的通孔10。
本实用新型双叶轮推流式高效曝气、增氧泵在工作时,先启动电动机1,由联轴器2带动泵4运转,位于泵轴上的副叶轮6和主叶轮8随之作高速旋转,这时外界空气从风管5到进风空间II,又经圆锥环形罩7罩壁上的通孔10进入副叶轮上方的罩内负压空间I,并不断向下推进;其向下过程中受到副叶轮6和主叶轮8强有力的搅拌,从而使气泡被粉碎并能极大限度地溶解在水流中,最后该水气混合物通过导流头9下部的圆环柱状的开口端向其周侧发散出去;此刻的水气流中已溶入了大量氧,因此具有为生物增氧或在污水中曝气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明,未经杨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7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微调拉杆多段伸缩装置
- 下一篇:空心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