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头无效
申请号: | 01210803.0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陈强;吴向阳;伍国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7/14 | 分类号: | B25B7/14;B21D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机架导轨与机座的夹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肋骨冷弯机及型材冷弯加工设备中的固定机架导轨与机座的夹头。
现有技术中的船用肋骨冷弯机大都设有三个机架,即一个中机架和两个边机架,在中机架上设有弯曲中支点,在边机架上设有边支点,在弯肋骨形成三个顶弯支点的过程中,中机架固定不动,两个边机架同时前后移动,或两个边机架固定不动,中机架前后移动,随着肋骨逐段送进,对肋骨进行逐段弯曲,最后完成整根肋骨的弯曲成形加工。由于肋骨的大小不同,要求两个边支点的距离也不同,故中机架固定式的边机架还需左右横向移动,因而在边机架与机座导轨之间要求设置既要供给边机架弯曲肋骨时需要的前后移动,又要提供边机架在调节边支点距离时需要的左右移动的十字导轨,若是中机架移动式的,可省略十字导轨,但要调节边支点距离仍需设置横向移动导轨;在肋骨弯曲过程中,随着肋骨的弯曲,肋骨对主弯曲力P的反作用力(即肋骨对边支点的作用力)将形成侧向分力F,而且F力将随着弯曲率的不断增大而增大,这个F力最终需由边机架的导轨与机座导轨之间的夹紧摩擦力f吸力矩M来平衡,摩擦力f等于侧向力F,但方向相反,力矩M等于侧向力F的倾覆力矩Fh,由于力矩M很大,故对于边机架的十字导轨,或仅设的横向导轨与机座之间的连接要求很高,既要求经常移动,又要求能很快地相互紧固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如附图所示,常用L形压板10来固定,边机架需移动时,先松开各个螺钉9和11,边机架移动到位后,先略紧各个螺钉9使两侧的L形压板基本与十字导轨固定,然后拧紧各个螺钉11,使十字导轨与机座导轨之间垂直,再大力拧紧各个螺钉9,从而使L形压板压紧机座导轨,其过程繁复,且其压紧的力由螺钉9受拉承担,故需设置的螺钉较大、较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头,它可简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夹头,它主要包括承力的主体和夹持的凸台以及设置的定位螺钉、卡紧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近似呈C形,夹持的凸台与承力的主体之间形成凹槽,在凹槽处设有通孔,在通孔中装有定位螺钉,在下端的凸台处设有通孔,在通孔中装有卡紧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力大大高于压板与螺钉的组合,简化了边机架的调节操作,保证肋骨冷弯中的稳定可靠。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肋骨弯曲中边机架与中机架的受力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机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压板与机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承力的主体14和夹持的凸台15以及设置的定位螺钉、卡紧螺钉,它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的夹头近似呈C形,夹持的凸台15与承力的主体14之间形成凹槽,在凹槽处设有通孔16,在通孔16中装有定位螺钉8,在下端的凸台15处设有通孔,在通孔中装有卡紧螺钉10,实施中为了增大夹紧螺钉与导轨的接触面,使夹头将导轨夹得更加牢固,在卡紧螺钉10的钉头处设有卡块9;附图中的标记1为十字导轨,标记2为右边机架,标记3为中机架,标记4为左机架,标记5为机座导轨,标记6为在弯肋骨,标记7为夹头,标记12为压紧螺钉,标记13为压板定位螺钉,使用时在十字导轨处留出一台阶供夹头夹持,C形夹头由螺钉永久地固定在十字导轨上,十字导轨与机座导轨5之间的固定由螺钉9来顶紧,边机架的倾覆力矩M则由C形夹头的中腰部来承担,由于C形夹头由整块锻钢制成,其夹持力大大高于L形压板与螺钉的组合,制作时控制C形夹头的凹槽底部与机座导轨两侧面的配合公差,使十字导轨始终处于与机座导轨垂直的状态,故可省去使十字导轨与机座导轨调节垂直的工序,在边机架的调节过程中,只要求几个螺钉9松开和拧紧即可,操作简便快捷,性能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