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油器多点喷油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10824.3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1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奚志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管道件厂 |
主分类号: | F02M7/18 | 分类号: | F02M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 |
地址: | 2102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油器 多点 油机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喷油机构,特别是一种化油器多点喷油机构,属于汽车发动机领域。
背景技术:化油器的前段进气道通流截面根据气流流动方向均设计成收缩喷管状,在主喷油口出达到最小截面,成为喉口。由发动机吸气形成的压力差,推动外界空气流入化油器进气道。根据文得利管原理:在喉管处,气流将达到最大流速。但根据实际流体流动的边界层理论:空气在喉口壁面附近(边界层内)的气流速度虽逐渐增大,但也低于喉口中央部位的气流速度,根据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分析,一般化油器唯一的主喷油口均设在喉口底部壁面附近,当发动机处于较大负荷工作时,由油针与主喷油口组成的环形喷油截面又比较大,造成喷射无力,喷射出来的汽油又偏离喉口部位气流最高流速区,难以使汽油良好雾化和与空气均匀混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化油器多点喷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主要包括:主喷油管、油量调节杆,在主喷油管圆形薄壁上沿轴线方向在圆周上开设若干条的喷油微形直槽,或在主喷油管圆形薄壁上加工若干条的喷油微形螺旋槽,将众多喷油点分布在整个长圆形喉口中央部位,根据粘性流体流动边界层理论,绝大部分喷油点分布在喉口气流最高流速区。根据微喷口分布特点,油、气既可垂直汇交;也可逆向汇交或顺向汇交,可呈任何方向汇交。将油量调节杆设置成前端为一小圆锥,中段为一段较长的圆锥段,后段为一较长圆柱段,圆柱段的尾部制有五条油量调节环槽,不同环槽与卡圈配合,既可固定油量调节杆在节流阀或真空活塞阀中的位置,同时对供油量也进行了调节。
油量调节杆圆柱段的前部起始位置(圆柱与圆锥交接处),在节流阀或真空活塞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正好能把主喷油管壁面上的微形喷油口全部遮住,油量调节杆不论是圆柱段,还是圆锥段或是总长度均比传统化油器油针有所加长。当柱塞节流阀或真空活塞阀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油量调节杆的圆柱部分段正好将主喷油管上的所有微形喷油口遮住,此时化油器主主供油系统未投入工作,发动机由怠速供油系统供油维持怠速工况运转。所示状态为发动机最高负荷工作状态,此时柱塞节流阀或真空活塞阀上升到喉口100%开度,油量调节杆也上升到相同高度,主喷油管上所有微喷油口已完全脱离了油量调节杆圆柱段的遮盖,进入了与圆锥段相配合的喷油工作状态,由于主喷油管上布置有众多的微喷口及微喷口分布的多方向性,由主量油孔进入的汽油与主泡沫管内的引入空气相混合而成的泡沫状汽油,经设计在长圆形喉口长轴方向上的主喷油管众多的微喷油口,籍小孔喷油原理,强力将汽油从各喷油微口喷射在整个化油器喉口部位,而且绝大部分分布在喉口气流最高流速区。当发动机需要降低负荷时,被卡圈卡住的油量调节杆在压盖并依靠返回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在操纵系统的操纵时,油量调节杆及柱塞节流阀或真空活塞阀下降同样高度,主喷油管上的部分喷油微口又被油量调节杆圆柱段遮盖而停止供油,发动机即在减小供油量的情况下降低负荷运转/由于单个喷油微口截面积很小,其喷油量也很小,所以该结构还具有对供油量进行微量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不仅使化油器可实现多点喷油,而且具有多向喷油功能。提高喷油雾程度,也可提高雾化汽油与空气混合的均匀性。并且能为发动机不同负荷段提供不同油、气比的可燃混合气体。本实用新型能明显降低发动机油耗及显著改善发动机的排放,适用性强,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油气混合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最高负荷工作时示意图
图3微喷直槽结构示意图
图4微喷螺旋槽结构示意图
图5流量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主喷油管1、油量调节杆4,在主喷油管1圆形薄壁上沿轴线方向在圆周上设置若干条或长或短的喷油微形直槽2,或在主喷油管1圆形薄壁上设置若干条或长或短的喷油微形螺旋槽3,将众多喷油点分布在整个长圆形喉口中央部位,根据粘性流体流动边界层理论,绝大部分喷油点分布在喉口气流最高流速区。根据新设计的微喷口分布特点,油、气既可垂直汇交,也可逆向汇交或顺向汇交,可呈任何方向汇交。将油量调节杆4设置成前端为一小圆锥5,中段为一段较长的圆锥段6,后段为一较长圆柱段7,圆柱段7的尾部制有五条油量调节环槽8,不同环槽8与卡圈9配合,既可固定油量调节杆4在节流阀10或真空活塞阀10中的位置,同时对供油量也进行了调节。油量调节杆4圆柱段7的前部起始位置(圆柱与圆锥交接处),在节流阀10或真空活塞阀10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正好能把主喷油管1壁面上的微形喷油口全部遮住,油量调节杆4不论是圆柱段7,还是圆锥段6或是总长度均比传统化油器油针有所加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管道件厂,未经上海市浦东管道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把套电加热取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板材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