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通号志灯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10832.4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2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庄哲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哲男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天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爱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号志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交通号志灯的结构,尤指一种将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体布装设于单一灯体内,并通过一电路控制下选择性发出指定颜色的光源,使能以单一灯泡多颜色灯光变化取代多只单一灯光传统灯泡,由以上的结构可节省号志灯的设置成本与提升号志灯的使用品质。
目前普遍使用的交通号志灯,都是以单一灯光的灯泡来作为具有不同颜色灯罩灯具的发光来源,使得一组交通号志灯杆上为配合不同灯光的变化至少需负载两只以上的灯泡座,如此不仅在施工成本上无法节省,且灯杆上也承担较大的重量,而且一般灯泡的耗电量较高,多只灯泡并用在控制上及能源损耗率上较为复杂及不经济,均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交通号志灯的结构,这种交通号志灯引用了发光二极体的多种优点。发光二极体为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其通小额的电流后即可激发出充裕的亮光,并能在常温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与一般所运用的钨丝灯泡所产生的高温、高耗电有极大的区别,并可经由加入不同的化合物而使二极体可产生如红光、黄光、绿光及蓝光等不同的颜色,而可适切符合目前号志灯所搭配的各种颜色,有别于现有技术需搭配特定的颜色灯罩(如红灯即红色灯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交通号志灯的结构,其主要是单一灯体的发光源结合数种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体的基板所构成,并通过一电子回路而与一般号志灯具形成联结,经由适当的电路调控下形成一种在单灯体中透过不同颜色二极体的分布,而能产生不同发光颜色的灯泡结构,其优异的低耗电、低工作温度与长效寿命,能改善传统灯号高耗电率与易因高温工作而损坏的缺点,且以单一灯体即可取代多灯体,将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及单一灯杆的重量承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交通号志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交通号志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通号志灯灯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交通号志灯灯体布置有不同颜色发光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交通号志灯灯体与一般号志灯具的插座组接的状态图。
图中元件编号与名称对照:
1 灯体
11 基板
12 发光二极体
121 红色
122 黄色
123 绿色
13 电子回路
14 接头
15 切换电路
2 号志灯具
21 插座
请参照附图所示,由图示可看出,本实用新型交通号志灯结构,其主要是预设一灯体1,而灯体1内的一侧装设有一基板11,其中该基板11为一预设电路板体,其上均匀阵列规设有数种不同指定颜色的发光二极体12(该等发光二极体12可依实际需求而布设有红色121、黄色122与绿色123等指定的色光),并将该等发光体12的照射端能朝向灯体1前侧,以利其发光时的光指向性,且在基板11另一侧设有一电子回路13,该电子回路13能连接供电源供给发光二极体12,而该电子回路13将基板11上的发光二极体12与在灯体1上所设置的电路接头14相接形成电联结,而该接头14可依实际需求而设成不同的式样,由图3中可得知本实用新型可为一接脚式的接头,透过接脚式接头的连接下,可与一预设的切换电路15形成电源与讯号的电传输连接,而对该切换电路15的适当操作下,能启动欲指定颜色的发光二极体12产生发光动作;请参照图3,当灯体1欲与灯具2组装时,可将灯体1上的接头14直接插入号志灯具2上所预设的插座21内,令其达成直接简单的取换组装运用,再由适当的控制切换电路15,产生不同电源讯号以触发所指定二极体12发出各种光颜色显示;以上结构的组成,即形成由单一灯体透过不同颜色发光二极体产生不同颜色灯光揭示的灯泡结构,能以其优异的低耗电、低工作温度与长效寿命,以改进传统号志灯高耗电率与高工作温度易损坏的缺点,更由于本实用新型单一灯体即可取代多只传统灯体的功能,因此在单一号志灯杆上的施工得以大幅缩减,灯杆的负荷也可明显降低,减少损坏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交通号志灯的结构,确实达到了预期的使用功效。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的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范围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哲男,未经庄哲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