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体中推动流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1036.1 | 申请日: | 200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788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廖聚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聚源 |
主分类号: | B44C5/08 | 分类号: | B44C5/08;B44F7/00;B44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天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推动 流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封闭体中推动流质的装置,尤指一种利用磁性元件的相吸或相斥的原理,得以由置于流质包覆体外的动力源,来带动置于包覆体内液体中的流质推动件的装置。
现有的一般相关桌上或室内用的内具流质的摆饰结构,其大多是以硬质透明的材料制成外壳体,并于该壳体内可容入有流质及置入衬饰物(如船体、鱼或其它造型物等),如此可形成一内具流质、衬饰的装饰结构;通过外力使之摇摆晃荡或翻转,该内饰物则可表现出一动态的景观,但若无人为动作,则该装饰结构,会显得单调而乏味,无法满足现代人求新求变的要求,因此如何使摆饰结构不需人为的运用即可具有动态的景观,以提高其观赏及摆饰价值,即是目前有关企业所极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此外,若欲通过如电力等动力源来推动上述透明壳体内的流质或饰体,则动力源与内部的流质产生良好的隔离,以避免动力源受潮而损坏,则为进行上述课题首先解决的技术瓶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旨在提供一种封闭体中推动流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是于一座体上套设一包覆体,该包覆体内容设有适量流质及一盖体内枢设一旋转推动件,旋转推动件偏心位置嵌设有至少一磁性元件,且盖体的上侧设有可使流体导入的引进孔与环侧设有排出孔,整体包覆体的下方设有一座体,该座体内设有一可受一动力源引动枢转的转盘,该转盘于对应上述旋转件上的磁性元件运行路径设有磁性元件,于是,利用将座体内的转盘旋转,且配合上述两磁性元件间的磁性相吸或相斥的原理,即可带动包覆体内的旋转推动件转动,而使自引动孔流入于盖体内的流体能随旋转推动件的旋转而产生一自盖体环侧的排出孔朝外喷流的现象,以形成一种可避免动力源受流质影响而侵害损坏的流体动态推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即该封闭体结构是可再利用柔软性极佳且充填有流体的包覆体包覆,由于其具柔软与弹性,使除能提供观赏外,更能经由间接柔触而触及内容的盖体,以提供另一种娱乐效果,且对于意外的摔落现象也能产生适度的缓冲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在于包覆体内的旋转盘枢设于一嵌合件,且令该嵌合件嵌合于座体上预设的嵌结部,再令一固定件由下而上封设于嵌结部下方,或穿过固定件而嵌进入位于转盘中央所预设的凹槽中,都能使位于嵌合件下方的包覆体受到良好的封挡,以达成上述软性包覆体与硬式座体间的撑持结合,赋予软性包覆体良好且稳固的置放特性。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请参照下列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质装饰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质装饰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流质装饰体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式中元件编号与名称对照
1…………包覆体
11…………嵌合件
111…………轴柱
12…………旋转推动件
13…………磁性元件
14…………盖体
141…………引进孔
142…………排出孔
15…………封闭
2…………座体
21………容置室
210…………开口
22…………基部
23…………嵌结部
24…………固定件
25…………动力源
251…………传动轴
26………原动转盘
27………磁性元件
28…………电源供应机构
3…………造形物
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聚源,未经廖聚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1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