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式婴幼儿座椅无效
申请号: | 01211098.1 | 申请日: | 2001-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9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龙 |
主分类号: | A47D1/06 | 分类号: | A47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幼儿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婴幼儿使用的器具,是能背着行走和能在地上推或拉着行走的婴幼儿座椅。
目前公知的供婴幼儿使用的器具有:各种座椅、折式童车以及婴幼儿背篓,分别存在或体积大、或重量大、或不能携带、能坐但不能在地上推行、能推行但不能背着行走,且各种用具的使用年龄阶段均有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重轻、可折合的婴幼儿座椅,它不仅具有一般座椅的功能,而且具有背篓和童车的功能,既能背着走,又能推或拉着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两根椅背连脚管和横撑管、腰托、背托组成的椅背组件,与由两根椅面管和椅面横撑管组成的椅面组件、由两根椅前脚管和前脚横撑组成的椅前脚组件,以及附接头扶手相互铰连成含一个四杆铰连机构的可折合椅架。椅架前脚下端设可翻转的搁脚板,使用时将搁脚板翻下,合拢时将搁脚板翻起;椅架后脚下端设重量轻转动灵活的组合车轮;弯成n型拉管设在附接头和套管背托的套管内,套管上端开口,并设有锁紧螺栓和带柄螺母,拉管在套管内能自由升降,如需背姿或合拢状态时,将拉管降至最低,然后锁紧带柄螺母,如需推或拉时,将拉管升至合适高度,锁紧带柄螺母后撬起椅前脚,即可轻松地推或拉着行走。在椅架上设能方便拆卸洗涤的,且附有会阴部护带、腰部护带及口袋的椅面布,腰部护带穿过会阴部护带并扣牢时,会阴部护带起作用。当婴幼儿长到一定大时,可拆去会阴部护带,仅用腰部护带就能保护儿童在椅中的安全。在背托和腰托上设有供背姿时用的背带和腰带。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作普通座椅使用的同时,又能作背篓和童车使用,且其体积小、重量轻、能折合;因此存放、携带、使用均很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合拢状态图。
图5是图1的K向视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1的I放大图。
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
图9是组合椅面布的正视图。
图10是组合椅面布的侧视图。
图中1.组合车轮2.椅背连脚管3.横撑管4.螺钉锁<一>5.垫圈6.腰带7.附接头腰托8.螺钉销<二>9.背带10.附接头和套管背托11.拉管12.拉管护套13.腰部护带14.会阴部护带15.附接头扶手16.椅面管17.椅面横撑管18.椅前脚管19.前脚横撑管20.螺钉销<三>21.搁脚板22.椅面布23.锁紧螺栓24.带柄螺母25.垫圈26.螺钉27.口袋
在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两根椅背连脚管(2)与横撑管(3)焊接后,经附接头腰托(7)及附接头和套管背托(10)固定成一组件;两根椅面管(16)与椅面横撑管(17)焊接成一组件;两根椅前脚管(18)与前脚横撑管(19)焊接成一组件。两个附接头扶手(15)的后端经螺钉销<二>(8)分别与椅背连脚管(2)的中部铰连,前下部经螺钉销<一>(4)分别与椅前脚管(18)铰连;椅面管(16)的后端经螺钉销<一>(4)与附接头腰托(7)铰连,前部经螺钉销<二>(8)以及垫圈(5)与椅前脚管(18)铰连;搁脚板(21)经螺钉销<三>(20)与椅前脚管(18)下端铰连;组合车轮(1)固定在椅背连脚管(2)的下端;被弯成n型的拉管(11)套上拉管护套(12)后,插入附接头和套管背托(10)中的套管内,套管上部开口,在开口处设锁紧螺栓(23)和带柄螺母(24),详见图5、图6;附有腰部护带(13)、会阴部护带(14)、口袋(27)的椅面布(22),详见图9、图10,上部套入椅背连脚管(2)的上端,下部套入椅面管(16)的前端,用垫圈(25)、螺钉(26)固定,详见图7、图8;可拆卸背带(9)上端与背托(10)上部连接,下部与腰托(7)的上部连接;可拆卸腰带(6)的两端分别与腰托(7)的两侧连接。
在图4所示的合拢状态图中,拉管(11)被置于最低位置,搁脚板(21)被翻起处于与椅前脚管(18)平行位置,背带(9)、腰带(6)被卸置于口袋(27)中,腰部护带(13)向后扣,将椅前脚管(18)、椅面管(16)、扶手(15)与椅背连脚管(2)捆在一起,以免散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龙,未经李国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1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扣紧装置
- 下一篇:波纹薄壁筒填充式现浇砼空心楼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