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颗粒截留与排放阀无效
申请号: | 01211253.4 | 申请日: | 200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689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儒;彭湃;胡长禄;蒋立敬;刘纪端;佟欣;张刘军;韩照明;王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53/46 | 分类号: | B65G53/46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微,洪恩山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颗粒 截留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颗粒截留与排放阀。在包含固体颗粒的多相物流输送过程(可以是气固输送、液固输送或气液固输送过程)中,该阀门用于将物流中的固体颗粒间歇性截留,固体颗粒截留期间,液体和气体仍然可以通过阀门正常流动。
在化工过程中,尤其是石油化工过程,随着技术发展,涉及多相物流连续输送的过程越来越多,有些过程,如催化剂在线置换技术等,需要将物流中的固体颗粒进行间歇性截留和排放。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未发现任何应用于多相物流输送过程中固体颗粒截留阀门的相关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包含固体颗粒的多相物流连续输送过程中实现固体颗粒的间歇性截留与排放。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工况条件,如高温或低温、高压或高真空条件下的多相物流输送过程。多相物流中的非固态物料无粘度范围限制。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体2、固态颗粒截留筛板5和筛板行程开启控制结构组成,其中阀体2的上部包含有垂直入口管1,水平方向含有出口管3,在阀体2的底部设有密封法兰挡板4,截留筛板5位于阀体入口管1的底部,筛板行程开启控制结构与截留筛板5相连。所述筛板行程开启控制结构可采用手动控制、气动控制、电动控制或电磁控制方式。其中固态颗粒截留筛板5上开设小筛孔,其孔径应当小于所要截留的固体颗粒的直径。
现以电磁控制方式的固体颗粒截留与排放阀为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电磁控制方式的固体颗粒截留与排放阀的剖面图。
其中的开启控制结构包括电磁线圈6、磁芯7、筛孔疏通托架8、支撑弹簧9、控制阀头定向移动的套管10、定向滑动杆11,电磁线圈6缠绕在磁芯7的周围,位于阀体外部;磁芯7穿过密封法兰挡板4通过支撑弹簧9与筛孔疏通托架8相连、在支撑弹簧9及与之相连的磁芯的外部装有控制阀头定向移动的套管10、在固体颗粒截留筛板5与托架8之间安装有定向滑动杆11。
另外为了使阀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筛孔疏通托架8上可以设置与筛孔相对应的细柱。
定向滑动杆11上套置了小弹簧,用于截留固体颗粒时撑开筛板与托架之间的距离,在不设置自动清洗功能的情况下,定向滑动杆11可以改为固定金属柱,用于支撑托架套管。10的顶端和靠近顶部周围开小孔让液体和气体泄流,避免固体粉末沉积,使得套管滑动自如。
图中构件1、2、3、4、8和11应选择非磁性材料,如不锈钢、工程塑料、精密陶瓷等;7、5应选择易于磁化也易于消磁的铁磁性材料,如普通碳钢等。所述阀体2与挡板4、挡板4与磁芯7之间采用完全阻断泄漏的连接方式,如紧密螺纹连接、法兰密封填料连接或接触面焊接(图1、2提供了法兰密封填料连接)。
本实用新型固体颗粒截留与排放阀的工作过程为:
当该阀门被安装在所述多相物流输送管路中,线圈没通电时,磁芯7没有磁性,筛板5受到弹簧9和定向滑动杆11上的弹簧支撑作用,筛板5处于紧贴阀门入口端面的关闭状态,此时管路多相物流中的非固态物料和粒径小于筛孔的固体粉屑可以通过,粒径大于筛孔的固体颗粒被筛板过滤截留,不能随气、液相流体流出。当电磁线圈6的A、B两端通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场使磁芯7磁化,该磁芯的阀内端对筛板5所产生的磁力大于弹簧9和滑杆弹簧的弹力,吸引筛板5压缩所述弹簧而离开阀门入口端面,该端面与筛板5之间拉开大于固体粒径的距离,原截留在筛板上面的固体颗粒随气、液相流体落入阀腔,与气、液相流体形成多相物流经出口管排出。磁芯7吸引筛板5同时压缩弹簧9和滑杆弹簧,其中滑杆弹簧的压缩使筛板5和疏通托架8之间的距离缩小,所述疏通托架上的细柱插入筛板上所对应的筛孔,将孔壁粘挂和聚结的污物顶出,该污物随即被多相物流带走,使所述筛板的筛孔获得疏通。线圈6的A、B两端断电后,其磁场消失,磁芯7的磁力也随之消失,被压缩的所述弹簧恢复原状,筛板5恢复紧贴入口端面状态,疏通托架8与筛板5的距离复原,所述多相物流中的固体颗粒又被截留。因此,通过间歇性给电磁线圈通电,就实现了多相物流连续输送过程中固体颗粒的间歇性截留与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非电磁控制方式的固体颗粒截留阀剖面图见图2。所述的非电磁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气动控制和电动控制。
图2为非电磁控制方式的固体颗粒截留阀剖面图。
其中的开启控制结构包括:密封螺帽6’、密封填料7’、支架8’、拉杆9’以及为控制阀头定向移动的套管10,拉杆9’穿过密封法兰挡板4与支架8’相连,支架8’与固体颗粒截留筛板5相连,在拉杆9’的外部设置有套管10,该套管上部与支架8’相连,拉杆9’与密封法兰挡板4之间通过密封螺帽6’和密封填料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1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GQ系列清管装置
- 下一篇:皮带运输机安全自动清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