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内存掌上电脑无效
申请号: | 01213178.4 | 申请日: | 200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1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亢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亢建明 |
主分类号: | G06F15/00 | 分类号: | G06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5181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内存 掌上电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掌上电脑,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大容量内存的掌上电脑。
背景技术中,现有的PDA(个人数字助理)和掌上电脑品种繁多,其功能也多种多样,除具有记录电话号码、工作计划、个人日常事务安排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有线或无线上网功能。但这些产品都普遍存在内存较小的不足,使很多方面的使用受到限制。为能更好地保存用户输入的数据和资料以及增加内存,有些掌上电脑在内存存贮形式上采用了FLASH MEMORY快速闪存技术,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采用了FLASH MEMORY快速闪存技术的掌上电脑是将该模块固定在掌上电脑的主板上,这对该掌上电脑的信息存贮和读取是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同时对同类型或者按照某种协议采用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在两台掌上电脑之间互相进行信息和数据传输,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若排除以上两种情况,在互不关联的两台或者多台掌上电脑之间就无法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传输。其次,这种固定在掌上电脑主板上的闪存模块的存贮量也不是很理想,有的只有2BM内存,无法满足客户对掌上电脑内存的需求。总之,内存容量小、可移植性差是现有掌上电脑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容量内存掌上电脑,它内存容量大,可移植性好,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大容量内存掌上电脑,包括掌上电脑外壳和CPU,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掌上电脑外壳上设有插卡槽,插卡槽内插有CF闪存卡,CF闪存卡通过接口连线与CPU联接。
上述插卡槽可设于外壳侧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外壳 2-CF闪存卡,3-CF闪存卡插卡槽,4-解码器,5-字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外壳1侧部设有CF闪存卡插卡槽3,插卡槽3内插有CF闪存卡2,CF闪存卡2可在CF闪存卡插卡槽3内自由插接,与掌上电脑机身分离,变成可拆卸式。CF闪存卡2包括4MB、8MB、16MB、32MB等多种规格,可根据需要选用。CF闪存卡2通过连线接口与CPU联接,系统在卡内进行数据资料的存贮和读取。将CF闪存卡2插入掌上电脑的专用插卡槽3,系统将会自动识别CF闪存卡2为除“主内存”之外的另一个存贮空间。CF闪存卡2运用FLASH快速存贮技术,不丢失资料。参见图4,实际工作时,当掌上电脑进入开机状态时,BIOS首先对内部的硬件系统的各个方面的状态进行运行前的初始检测,即“系统自检”。用触笔通过液晶显示屏输入信息,液晶显示屏随即将信号传给解码器4,解码器4将液晶显示屏传来的信号“翻译”成系统可以执行的指令,传给CPU。CPU接到指令后,在ROM中调集程序模块,用于支持操作系统运行,并根据解码器4传来的指令,在RAM和字库5之间来回存贮和读取文档资料、数据图片以及有关信息。掌上电脑的CF闪存卡插卡槽3内插有CF闪存卡2,CF闪存卡2通过接口连线与CPU联接,根据系统指令,CPU在闪存卡中存贮或者读取信息和数据。CF闪存卡保存或者输出信息和数据的方式是运用浮栅感应技术通过CPU采压产生电压差,从而实现对数据和信息进行保存和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存增强技术把FLASH MEMORY快速闪存模块与掌上电脑机身分离,变成可拆卸式,可以自由在装有闪存卡插卡槽的掌上电脑之间来回插接,有效地增大了掌上电脑的内存容量,而且使用方便,可移植性好。CF闪存卡规格多样,便于消费者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FLASH快速闪存技术,有关数据和资料的保护无须电池维护;
3.本实用新型功耗低,可支持3.3伏和5伏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亢建明,未经亢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3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三轮摩托车液压制动装置
- 下一篇:气压式玻璃管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