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割稻机无效
申请号: | 01213384.1 | 申请日: | 200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895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富民 |
主分类号: | A01D34/685 | 分类号: | A01D34/6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6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割稻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麦收割的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轻便省力、自动快速的微型割稻机。
现在我国广大丘陵、山区,稻、麦的收割,普通还是使用链刀、人力收割,这不仅收割速度慢,而且劳动强度大,广大农民受尽了弯腰躬背的痛苦。因此,研制一种轻便省力、自动快速,广泛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的微型割稻机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轻便省力,收割速度较快,适用地域广泛,操作维修简单的微型割稻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割稻机,是由机架、传动机、传动卤轮、割稻锯片、卸稻翻斗、操纵手柄等组成,在机架的中间安有传动机,传动机轴上配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分别与传动轴上的小齿轮和离合齿轮相吻合,传动轴上安有皮带轮,并由皮带与机轮相连接,传动轴固定在轴承座上,传动轴的下端设有割稻锯片,锯片的旁边安有卸稻翻斗,机架上方设有积稻手、档禾杆,下方还设有保护锯片的隔离板。
所述的积稻手的开口是一块活动板由两报拉线与操纵杆连接,卸稻翻斗也由两根拉线和操纵手柄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割稻机,前头结构与后头结构基本相同,且在使用时,只需要一头的传动轴转动。这种结构设计,在割稻时不需要转头,便于稻穗朝一边收割倒放。
所述的传动机可以是电动机,也可以是发动机或小型材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收割起动传动机时,由齿轮带动传动轴转动,相应使皮带轮和锯片转动,皮带轮带动机轮向前滚动,使机体向前行走,锯片旋转锯断禾蔸,积稻手将锯断的稻穗停放在卸稻翻斗上,当割有一把稻禾时,先攀翻斗手柄,后拉积稻手拉线,使稻禾成把的放入田里,每走一次可割稻一行或二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该机总重20-30公斤,电机功率150-300瓦,每小时割稻1-2亩,因此达到了轻便省力、快速高效、操作维修简单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割稻机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微型割稻机,由机架3、传动机8、传动齿轮7、割稻锯片4、卸稻翻斗1、操纵手柄11等组成。在机架3的中间安有传动机8,传动机轴上配有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分别与传动轴6上的小齿轮和离合齿轮17相吻合,传动轴6上安有皮带轮16,并由皮带与机轮2相连接,传动轴6固定在轴承座5上,传动轴6的下端设有割稻锯片4,锯片4的旁进安有卸稻翻斗1;机架右边设有积稻手9,积稻手上有一开口活动板,并由拉线10与操纵杆11连接;卸稻翻斗1也由两根拉线15与操纵手柄14相连,机体上方设有方向杆12和挡禾杆13,机体下方还设有保护割禾锯片和皮带的隔离板。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按图1结构的一头设计,不设离合齿轮和另一转动轴,这些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富民,未经彭富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3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