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近光校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3941.6 | 申请日: | 200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63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生;温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驰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四川辅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杰军 |
地址: | 61002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车前 检测 仪近光 校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安全检测和计量装置,特别是一种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近光校准装置。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用于检测机动车前照灯的光强和摆动度,以及其照射灯光高度,以保证机动车行驶的安全。但是,由于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近光校准需要准确测量出光轴角的角位移量,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目前国内对机动车检测仪的近光校准设备仍是空白。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测试技术进行转换,设计一种利用近光模板投影的明暗截止线的图形来校准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近光部分校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现了上述设计目的:它由底座、立柱、横梁、水平标尺、竖直标尺、近光模板、水平调节螺旋和竖直调节螺旋构成,横梁与立柱滑动配合,近光模板与横梁也为滑动配合。横梁在竖直方向可以微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校准光源照射在本实用新型的近光模板上,使近光模板的轮廊清晰地投影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机头上。沿立柱和横梁上下左右移动近光模板,近光模板在检测仪上的投影图形也随之移动。这种效果等同于近光光源光轴角位移。将本实用新型近光模板的水平位移量和竖直位移量的二维定量线位移换算,即得近光光源的光轴角角位移,其计算公式为
Δθ=arctg(ΔI/L)式中,Δθ为光轴角的角位移量
ΔI为近光模板沿水平或竖直方向的线位移量
L为近光模板与标准光源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简单的结构巧妙地进行了两个转化设计,一是将无法直接得到的图形通过投影方式间接得到,二是将精度不高的角位移测量转化为线位移测量,降低了难度,从而大幅度有效地提高了精度,实现了校正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近光的功能,保证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原理和装配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校准测量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标准校准灯(Ⅲ)发出一束光,将前照灯检测仪近光校准装置(Ⅱ)上的近光模板2的轮廓图形清晰投影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Ⅰ)的机头上。在一个平面上任意移动近光模板,则其投影在检测仪(Ⅰ)上的图形也随之移动,这可等效于近光光源的光轴角的变化。将投影产生的具有清晰明暗截止线的图形的线性变化量由计算公式进行换算,得出精确的测量数据,从而实现校准功能。
由图2可见,近光模板连结一滑块3,通过滑块在横梁上水平滑动,其位移量由水平标尺4指示。横梁1右端与横梁支架9连结,支架9和调节套8均与立柱6滑动配合,二者之间由微调螺旋10连接。横梁1在支架9的带动下沿立柱6上下滑动,其竖直位移由竖直标尺7指示。当横梁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到位后,用调节套上的锁紧手柄5锁紧调节套8,再用微调螺旋10微调横梁在竖直方向的位置。近光模板2的水平性由底座12上的三颗水平调节螺钉11协调保证。
由上述结构即可实现近光模板在竖直平面内的二维定量移动。将近光模板的二维定量线位移换算成近光光源的光轴角位移量。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无法直接得到的明暗截止线图形通过投影方式间接得到.并将精度不高的角位移测量转化成线位移测量,降低了测量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校准测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驰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驰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3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精密自动分切机
- 下一篇:药物保健鞋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