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带机后经轴轮张力自紧压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4049.X | 申请日: | 200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90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锦江线带厂 |
主分类号: | D03D35/00 | 分类号: | D03D35/00;D03J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松涛 |
地址: | 61006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带机后 经轴 张力 紧压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带机压带技术的改进,特别是一种无梭织带机后经轴轮张力自紧压带装置。
每台织带机一般有多条(套)相同的织带机构,机器开动后,多条(套)织带机同时织好相同的带子。织好的带子,必须经过牵引和压带工序,使其平整光滑,既美观又好用。现有的无梭织带机的压带装置,压带滚轮8是与整机电机连接的主动轮,每套机构,包括进口机器中,都是“钢片簧凸轮式”和“弹簧压板式”。即利用凸轮手柄5将压带钢片簧4以杠杆原理,将压带轮3压向过带滚轮8。如图1所示。
上述压带装置都有弹簧疲劳损伤,从而弹性和压力不匀等弱点。弹簧调试过紧时,操作人员需用大力量才能将压带轮松开,弹簧调试松一点后,又不能将产品压紧,经常生产出密带次品,或将产品打烂,严重影响产量质量,造成了较大浪费。同时,该处的维修量也特别的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向公众公开一种不需用任何弹簧,只是利用后经轴轮的张力自紧方式,将产品压紧的织带机后经轴轮张力自紧压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去掉了压带轮杠杆弹簧4和凸轮手柄5,利用连接构件6将过带轮2轴和压带轮3轴固定连接。这样连接后,后经轴轮7的被动拉力将过带轮2压向过带滚筒8的力量,通过连接构件6传给了压带轮3轴,从而使压带轮3也压向过带滚筒8,其压力的力量非常适度。如图2所示。
所述的连接构件6将过带轮2轴和压带轮3轴固定连接是指每一条(套)相同的织带机构用两片连接构件6,将过带轮轴和压带轮轴固定在上面。压带轴轮3.1的轮轴3.2织带机上所有的压带轴轮3.1,并固定在机架10上。如图3所示。
连接构件6是两片弯角件,以中间线的中间点(压带轴轮3.1)为折弯夹角,该夹角为钝角,即夹角度为90~180度。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生产中,使用操作非常简便,无需维修,减少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更无密带和打烂产品的现象出现,完全解决了原有设备的弱点,既保证了生产产品的质量,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去掉了压带轮杠杆弹簧4和凸轮手柄5,既节约了材料,又减少了设备制造工序,具有特别显著的技术特性。虽然看似简单,确实解决了织带生产中一个长期困扰国内外织带机操作工人的,常见而又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压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带装置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带装置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连接构件示意图。
其中:1、产品(织好了的带子);2、过带轮;3、压带轮;3.1、压带轴轮;3.2、压带轴轮轮轴3.2;3.3、压带轮轴;3.4过带轮轴;4、压带轮杠杆弹簧;5、凸轮手柄;6、过带轮与压带轮连接件;7、后经轴轮;8、过带滚筒;9、过带滚筒皮带轮;10、机架。
实施例:用过带轮与压带轮连接构件6,将过带轮2和压带轮3固定焊牢连接即可。连接构件6的材质用一般抵碳钢制造。
每一条(套)相同的织带机构用两片连接构件6,将过带轮轴和压带轮轴固定在上面。压带轴轮3.1的轮轴3.2织带机上所有的压带轴轮3.1,并固定在机架10上。连接构件6是两片弯角件,以中间线的中间点为折弯夹角,该夹角为钝角,即夹角度为90~180度。去掉原有的压带轮杠杆弹簧4和凸轮手柄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锦江线带厂,未经成都锦江线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4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啤酒饮料混合保鲜罐
- 下一篇:具有信息显示功能的发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