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复式过电压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01214639.0 | 申请日: | 200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768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中光高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T1/15 | 分类号: | H01T1/15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式 过电压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电压保护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宽带网络数据通信、分配器、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微带线、带状线、对称双线及一切带状传输电路等使用的过电压保护器。
现有的过电压保护器主要有压敏电阻、固体放电管和气体放电管,虽然它们对电器设备均具有保护作用,但却存在以下缺点:1、压敏电阻和固体放电管的静态电容较大,一般为1000P以上,将使高频信号旁路入地;在损坏后,两极内均呈现短路状况,从而导致线路之间及线路到地的短接,影响信号传输和设备的正常使用。2、气体放电管续流,限制电压高,响应时间慢,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漏气现象,从而影响使用性能,起不到过压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恢复性的长寿命、耐高压、低电容量且在损坏情况下不会造成电路短路的过电压保护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过电压保护器主要由绝缘基体、覆盖在基体上的导电膜所形成的两电极和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放电间隙组成。放电间隙为一条无导电膜的缝隙,呈条状,贯穿于绝缘基体的导电膜覆盖面。当两电极间受到的电压达到一定幅度时,电压击穿电极间的气体放电达到限压的目的,从而保护信号设备,使其免遭过压损坏。
为了便于与外电路焊接,两电极与外电路的连接件为覆盖在绝缘基体侧面的导电膜或引线。为了保护放电间隙,在导电膜所形成的两电极表面设置了防尘罩。为了提高耐脉冲电流能力,绝缘基体由耐高温的非金属氧化物制作,它们可以是陶瓷、云母、石英、兰宝石等,导电膜形成的电极采用高熔点纯金属及其合金,它们可以是金、银、铜、锑、钼、钨等纯金属及上述纯金属的合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静态电容量小,仅为0.5P,因而不影响千兆网的信号传输。
2.不续流,放电电压可达6000伏、电流可达200安培。
3.由于放电间隙为平面型气体放电间隙,因而可多次反复使用而不影响使用性能,且不会出现短路失效状况。
4.由于导电膜采用高熔点的金属或合金,保证了电极在放电时不被燃坏、氧化,因而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
5.体积小,最小为3mm×1.5mm×0.5mm,且便于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自复式过电压保护器的一种结构图,电极与外电路的连接件为绝缘基体侧面的导电膜;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自复式过电压保护器的又一种结构图,电极与外电路的连接件为引线;
图5是图4A-A剖视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自复式过电压保护器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绝缘基体2由陶瓷制作,为3mm×1.5mm×0.5mm的片状体;导电膜形成的两电极3采用金,其厚度为10~15μm;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放电间隙4为10~40μm;两电极与外电路的连接件为绝缘基体侧面的导电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自复式过电压保护器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绝缘机体2由石英制作,为5mm×2.5mm×0.5mm的片状体;导电膜形成的两电极3采用铜钨合金,其厚度为20μm;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放电间隙4为15μm;两电极与外电路的连接件为引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未经四川省中光高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4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控式双锁芯锁头
- 下一篇:一种脊柱后纵韧带切除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