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防爆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1215324.9 | 申请日: | 200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723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振 |
主分类号: | H01H36/00 | 分类号: | H01H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防爆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防爆开关。
现有的开关,如安装在墙壁上用于控制照明灯以及电器等的按键开关,其结构包括有接电源线的电源连接端,电源连接端安装在固定座上,而固定座安装在面板上,有一个动触片可以在电源连接端上翘动。当动触片翘起时,可使得动触片与电源连接端分离,电源断开,当动触片压下时,动触片与电源连接端靠合,使得电源接通。为便于用手触及按键,使得通过按键驱动动触片运动,所以在面盖上设有按键孔,以便安装按键。由于按键需要运动,这样,按键与面板上的按键孔之间必然存有间隙,容易使潮湿的空气或水进入。对于潮湿或者有水飞溅的环境,不但容易使得开关内的触头及连接端头产生锈蚀,而且还会导致短路或者漏电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无缝隙,导电弹片和导电触片与外界隔离的防水防爆开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防水防爆开关包括电源连接端,固定电源连接端的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半封闭状凹腔,固定在表面无通孔的封闭面板上,在所述的封闭面板与固定座的凹腔内设有导电弹片和导电触片,所述的导电弹片连接固定在其中一个电源连接端上,所述的导电触片连接固定在其中另一个电源连接端上,所述的导电弹片的翘起端上设有永磁体,在所述的封闭面板表面设有可吸合所述的永磁体,并使导电弹片一端位移一段距离后可与导电触片接触的磁块。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防爆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封闭面板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A—A剖视放大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防水防爆开关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中所示,本防水防爆开关包括电源连接端1,固定座2,凹腔10,封闭面板3,导电弹片4,导磁体5,磁块8和导电触片6。
所述的固定座2内设有半封闭状的矩形凹腔10,由塑料制成。电源连接端1固定在凹腔10的底面,保持在其安装位置处不会产生间隙。封闭面板3为表面无缝隙的面板,当固定座2与封闭面板3合在一起时,其中的凹腔所形成的腔体为一个封闭的腔体。导电弹片4和导电触片6设置在所述的腔体内,在电源的通断过程中,导电弹片4和导电触片6的接触与分离所产生的电弧会因腔体与外界的隔离无氧而减小,同时也可避免两者接触与分离所产生的电弧氧化,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所述的导电弹片4呈条状,其一端固定在一个电源连接端1上,另有一端向封闭面板3方向翘起,与封闭面板3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的导电触片6延至导电弹片4可弹压到的封闭面板4内表面。当导电弹片4受到向封闭面板3方向的作用力时,翘起端便会触及导电触片6,形成电源通路。一旦作用力消失,凭借其本身的弹力,便会使其与导电触片6分离,形成电源开路。
所述的封闭面板3外表面上设有可镶嵌磁块8的凹槽7,凹槽7沿导电弹片4影射至封闭面板3上的轨迹设置,当磁块8滑至翘起端时便会吸合导磁体5,使导磁体5在导电弹片4上施加作用力。磁块8外表面可包裹塑料,便于改变磁块8的外形,即保持其磁力,又有装饰效果。磁块8上设有凸起部11,如图3中所示,此时,凹槽7可设置的窄些,只要使凸起部11嵌入凹槽7即可。这不但使封闭面板3外表面可4设计的更加平整,而且磁块8在封闭面板3外表面固定更可靠。
所述的导电弹片4翘起端上设有可触及导电触片6的柱状触头9,所述的磁块8呈环状嵌套在触头9上。这样设置,可以可使作用力尽量作用在导电弹片的端头,克服导电弹片4的反向弹力,使导电弹片4与导电触片6接触更加可靠。导磁体5可以是导磁金属,如铁,也可以是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采用封闭面板,无原有开关安放按键或者旋钮的通孔,表面可以做到无间隙,导电弹片和导电触片设置在封闭的腔体内,杜绝了水或湿气入开关内部。对于在水下和浴室内等有水,或水滴四溅以及潮湿的环境使用有良好的电器安全性,不会造成漏电,短路或触电的危险。矿井中不会因有煤气进入再者,封闭面板由于无通孔,整个表面便于设计各种图案,便于装嵌入墙内,使其与墙面保持平整,在居室装修中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磁块也可制成一个小装饰物,吸在封闭面板上,开关动作轻巧,加上封闭面板无通孔,具有隔音效果好,室内使用无声响,无噪音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振,未经陈永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5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