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换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15440.7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79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邦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邦枝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交换阀结构。
一般真空吸引系利用一抽气泵将预定容器内的气体抽出,使该容器可以对其他的物件产生吸引作用。例如在塑胶射出成型作业中,就会利用真空吸引方式来吸取料粒。
而塑胶射出成型作业中的真空吸引方式,系干燥筒上方的漏斗连接一抽气泵与一料筒,而集料筒上方的漏斗连接另一抽气泵,且与干燥筒下方的储料室连接;如此当抽气泵作动时,可使漏斗内部形成真空状,使得料筒内的料粒被吸至漏斗中,再落入干燥筒内进行干燥,而储存在储料室内。
当抽气泵作动时,漏斗内部被抽真空,使得储料室内的料粒被吸到漏斗中,再落入集料筒,俟料粒进入集料筒下方的成型机内时,即可进行成型加工。
以上的配置方式,需要二具抽气泵、配置所需的空间大,而且机具成本高,对于产业界而言,并不符合最佳实施效益,因此有需要加以改良。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阀结构,其主要利用改变气流路径方式,使接设在阀体上的管路产生真空吸引,或不吸引的作用效果,以达到交换抽气路径之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系在一阀体上配设至少二气管,供与预定的管路连接,而阀体上又配设有二支可活动的阀杆对应气管;又各阀杆分别与一缸体结合,且缸体可注入气体以控制阀杆伸缩;引外阀体上设有一抽气管供与一抽气泵连接;如此变换阀杆阻塞气管的关系,即可变换气管所连接之管路吸引或不吸引物料。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平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换阀杆位置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射出成型作业之配置图。
图号说明:
(11)干燥筒 (12)漏斗 (14)料斗
(15)集料筒 (16)漏斗 (18)储料室
(19)料粒 (31)阀体 (32)气管
(33)气管 (34)缸体 (35)缸体
(36)管路 (37)管路 (38)电磁阀
(39)阀杆 (41)阀杆 (42)阻塞头
(43)阻塞头 (44)抽气管 (45)抽气泵
(381)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交换阀,请参阅图1、2、3所示,系由一中空阀体(31)上组设二气管(32)、(33),各气管(32)、(33)的一端可伸入阀体(31)内部,与阀体(31)形成连通状;又阀体(31)上组设二缸体(34)、(35),各缸体(34)、(35)配合管路(36)、(37)与一电磁阀(38)连接,另各缸体(34)、(35)的轴向上各自组设有一可活动伸缩的阀杆(39)、(41),各阀杆(39)、(41)的端部配置有一阻塞头(42)、(43),而且阻塞头(42)、(43)与气管(32)、(33)相对。此外在阀体(31)上组设有一抽气管(44),该抽气管(44)一端与阀体(31)内部连通。
使用时二电磁阀(38)、(381)分别与空压机(未显示)连接,藉此控制高压气体注入不同的缸体(34)、(35),以带动阀杆(39)、(41)的伸缩;请参阅图3所示,当其一电磁阀(38)不使气体流入缸体(34)而造成阀杆(39)收缩时,另一电磁阀(381)则供气体流入缸体(35)以促动阀杆(41)伸出与气管(33)形成阻塞状,而抽气管(44)与抽气泵连接,产生抽气作用使阀体(31)内部形成真空时,该气管(32)即可提供吸引作用力。
请参阅图4所示,当电磁阀(381)不使气体流入缸体(35)而造成阀杆(41)收缩时,另一电磁阀(38)则使气体流入缸体(34)阀杆(39)伸出与气管(32)形成阻塞状,而抽气管(44)与抽气泵连接,产生抽气作用使阀体(31)内部形成真空时,该气管(33)即可提供吸引作用力。
以上二电磁阀(38)、(381)的开闭交换时间短,而且容易控制交换时间,故在使用上,不致因电磁阀(38)、(381)的交换控制,而造成误吸料粒以及作动不顺畅的情形。
是以透过以上的动作模式,将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射出成型作业中的配置,请参阅图5所示,系气管(32)与干燥筒(11)上方的漏斗(12)连接,而漏斗(12)与料筒(14)连接;其次气管(33)与集料筒(15)上方的漏斗(16)连接,且漏斗(16)与干燥筒(11)下方的储料室(1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邦枝,未经王邦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5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