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空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5671.X | 申请日: | 200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91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仇明贵;邓庆光;陈宁;谢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6 | 分类号: | F24F3/06 |
代理公司: | 顺德市科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空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空调装置。
家居夏天制冷、冬天取暧及日常生活用热水,目前大多为单独解决的形式,如分别购买空调机、取暧器或管道供暧、热水器等,各器件的利用率低,所需的费用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空调机、取暧器、热水器于一体的、简洁实用、利用率高、使用方便及经济实惠的家用空调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一冷水机组;一换热器a,换热器a的输入端接冷水机组的输出端;一盘管机,盘管机的两端接换热器a的输出端;一水泵及一水箱,水泵及水箱设在盘管机的输出管道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带花洒的热水器;另一换热器b,换热器b的输入端接热水器的输出端;一换向截止阀,它串接在盘管机与换热器b之间;另一换向截止阀,它串接在盘管机与换热器a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热水器为供暧热水两用燃气热水器;换热器a、换热器b为板式换热器;在上述盘管机的管道上接有分路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除制冷、供暧外,还可快速供应生活用热水;
2、将供暧热水两用燃气快速热水器与单冷式冷水机组有机地配置,实现家居的制冷、供暧、供热水三位一体系统地结合;
3、利用燃气热水器供暧代替现有热泵型机组小型中央空调供暧,可解决室外气温太低(-15℃)时,热泵难以启动,需要电辅助加热耗电量大,而供暧功率小的缺点;
4、燃气热水器供暧功率大,供热快,热效率高;
5、燃气热水器的供暧热水只在板式换热器与热水器之间循环,使燃气热水器的内部循环泵可小功率、低扬程,成本低,且燃气热水器小循环系统与外界隔绝,减少热水器受腐蚀和结垢的影响;
6、它夏天制冷、冬天供热,由4个截止阀切换,除冷、热源来自两个源头外,其它全部为一套系统结构,简洁实用,制造、安装相对容易方便,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家用空调装置,包括一冷水机组1;一换热器a2,换热器a2的输入端接冷水机组1的输出端,其为板式换热器;一盘管机5,本实施例中有三只盘管机5,它们相互并联,在各盘管机5的管道上接有分路截止阀6;一换向截止阀9,它串接在盘管机5与换热器a2之间;一水泵3及一水箱4,水泵3及水箱4设在盘管机5的输出管道上;一带花洒11的热水器8,它为燃气热水器,另一换热器b7,换热器b7的输入端接热水器8的输出端;另一换向截止阀10,它串接在盘管机5与换热器b7之间。工作时,水泵3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水箱4起补水和缓冲作用;盘管机5是各房间的散热(冷)设备,它可以是柜式盘管机如柜式空调,壁挂式盘管机如分体式空调室内机、吸顶式空调机或者是其它形式的散热(冷)交换器。
当制冷时,将上面的两个换向截止阀9开通,下面的两个换向截止阀10截止。冷水机组1产生的低温介质在机组内部的压缩机作用下,在板式换热器a2和冷水机组1之间循环;水在板式换热器2内与室内盘管机5之间循环进行热交换,循环水的温度被降低变成冷水,冷水在水泵3的作用下进入室内盘管机5,室内盘管机5吹出冷风,将室温降低,然后水经水箱4及水泵3再次回到板式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如此循环运行,直至室温降至要求的温度。
当供暧时,将上面的两个换向阀截止阀9截止,下面的两个换向截止阀10开通。冷水机组1不参与工作,燃气热水器8产生的供暧热水在板式换热器b7和热水器8之间循环,热水在板式换热器7内与室内盘管机5内循环进行热交换,使循环水的温度升高,升温后循环水在水泵3的作用下进入室内盘管机5,室内盘管机5吹出热风,将室温升高。循环水传热降温后经水箱4、水泵3再次回到板式换热器7进行热交换,如此循环运行,直至室温升高至要求温度。
当供热水时,这是燃气热水器本身具有的功能,可以象普通燃气快速热水器一样快速连续地提供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56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