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形水槽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6187.X | 申请日: | 200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7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佛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林祥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 |
代理公司: | 蚌埠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槽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U形水槽加工装置。
U形水槽是用于农业排灌、排涝或用于城镇排污排水的一种水槽。现有的U形水槽加工装置为一种具有U形空腔的模具,通过向该模具的U形空腔内压注水槽的用料,使水槽成型。上述U形水槽模具存在的不足为,无法对所制作的水槽加筋,生产出的水槽的强度不高;由于须采用填压法注模,生产长度较大的水槽有困难(制作的水槽越长,所需的注模压力越大)。由现有U形水槽加工模具所能生产的水槽,其长度一般不超过0.5米。水槽的长度较短,使用中各水槽间的接头较多,供、排水时渗漏量会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所制作的U形水槽加筋,且不用填压法使U形水槽成型的U形水槽加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本U形水槽加工装置,包括有拱形模架、一对对称的翻转架和承料薄膜,翻转架的结构为:底座上固设有支架,承料架的一端与支架铰接、另一端与连杆上端铰接,连杆的下端与一支撑架铰接,支撑架的下端由底座支承,承料台的上端固设有铺料平台,在支撑架上固设有丝母,支架上固设有轴套,一丝杠穿过轴套与丝母配合。
制作U形水槽时,先将二翻转架相对布置,模架送至二翻转架之间,使模架的拱顶与铺料平台的上端面处于同水平面高度,然后将一层承料薄膜在二铺料底板上,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开始在承料薄膜上铺设制作U形水槽的物料。具体的铺料过程为:先均匀铺设一层浆料,然后将一层筋网铺在该层浆料上,随后,再铺一层浆料将筋网覆盖,依次进行,将浆料及筋网交替铺设,至最后一层浆料铺完后,转动丝杠,由丝杠传动丝母,拉动支撑架向支架方向移动或倾斜,支撑架通过连杆带动承料平台及铺料底板向下倾斜,同时在铺料底板上物料重力的作用下,二翻转架后退,承料薄膜连同物料逐渐骑落在模架上,在物料完全落在模架上后,将模架连同其上的物料送至养护室,经养护后脱模,即得U形水槽。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由模具通过填压法注模生产U形水槽的方式。由本U形水槽加工装置,可生产具有加强筋网且长度较长的U形水槽,且其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工作状态图;
图2、图1的A向视图;
图3、图1的B向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翻转架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翻转架的结构为:支架3固设于底座1上,承料架5的一端与支架3铰接、另一端与连杆6上端铰接,连杆6的下端与一支撑架13铰接,承料架5的上端固设有铺料平台9,支撑架13的底部装有滚轮14,滚轮14落在底座1上,在支撑架13上固设有丝母10,支架3上固设有轴套12,丝杠11装于轴套12上并与丝母10旋合,丝杠11的一端装有手柄4,底座1的底部装有滚轮2。模架8为拱形,其底部装有支承座16,支承座16的底部装有滚轮15。图1示意了本实用新型一整套装置制作U形水槽时工作状态-二翻转架相对布置,模架8位于二翻转架之间,塑料薄膜7铺设在二铺料底板9上。
参见图2,丝母10固设于支撑架13的中部,连杆6的二端分别与支撑架13和承料架5铰接,承料架5的二端与支架3铰接。底座1上设有槽道17,支撑架13下部的滚轮14位于该槽道17内。参见图3,轴套12设置于支架3的中部。
实施例二:
本例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区别可参见图4,其支撑架13的下端铰接于底座1上,此时支撑架13与连杆6和承料架5构成一个平面连杆机构,同样可起到使承料薄膜连同物料逐渐骑落在模架上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林祥,未经黄林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6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