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水囊引产器无效
申请号: | 01216719.3 | 申请日: | 2001-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兰;张美阁;吕月;郭爱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存兰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贵斌 |
地址: | 27403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引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一次性水囊引产器。
现有技术中,实行有计划的分娩和促宫颈成熟临床上通常采用引流管(探条)或水囊进行,此法虽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可行的优点,但同时还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引流管(探条)引产,易脱落,失败率高;二是水囊引产,其水量一次装入,其大小不易控制且制作麻烦,易破裂,不便操作等,引产效果不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渴望一种新型引产器的面市,以便实现临床上计划分娩和促进宫颈成熟,满足优生优育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水囊引产器,它既能方便地控制水囊大小,促进宫颈成熟,又引产效果好、安全有效,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即将引流管和水囊引产器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实现的。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在引流管4外套装水囊3和水囊7;其内部设有导水管1、5,其一端分别与水囊3、7相连通,另一端通过导水管口10、13分别与进水管11、14相连通,进水管11、14的端部分别设有进水阀12、15;其引流管4的一端9处为盲端,另一端管口16为敞口,在靠近盲端9处一侧开有引流孔8。
其结构的特点是其水囊7、3的长度,分别为15厘米和10厘米,其容积分别为350~500毫升及150~300毫升。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将引流管和水囊引产器二者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认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时由于水囊进水口和进水管相连通,所以可以通过进水阀方便地控制水囊水量和大小,从而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引流管一端为盲端,可以方便伸入胎膜和子宫壁之间,对胎膜实行剥离,可缩短产程,宫内出血可通过引流管排出体外,安全有效,减少孕妇痛苦;再是由于制造容易,其价格低廉,所以基层单位易于接受,以利计划优生,市场前景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水囊引产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部面图。
图3是图1的B—B部面图。
图4是图1的C—C部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及实施方式。
本一次性水囊引产器由引流管4,水囊3、7,导水管1、5,水囊壁2、6,导水管口10、13,进水管11、14等所组成。引流管4的一端9为盲端,另一端管口16为敞口(如图1所示)。在引流管4的外部分别套装水囊3和7,其内部设有导水管1、5,(如图2、图3、图4所示)。其一端分别与水囊3、7的水囊壁2、6内开口相连通,另一端通过导水管口10、13分别与进水管11、14相连通,其端部分别设有进水阀12、15(如图1所示)。引流管4的盲9,可方便伸进胎膜与子宫内壁,在引流管4盲端9处一侧开有引流孔8,宫内血液可通过其孔及引流管4,引流管口16排出体外。其水囊7和3的长度分别为15厘米和10厘米,其容积分别为350~500毫升和150~300毫升。水囊3为低位水囊,用于官颈口处促使宫颈成熟。水囊7为中高位水囊,用于剥膜过程中进一步促使胎膜与子宫内壁的分离(图中未画出)。在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孕妇妊娠月份的大小,分别选用低位水囊3或中高位水囊7,或者将二者结合使用。用普通注射针管通过进水阀12或15将生理盐水注入水囊,可调节水囊3或7内的水量多少,注水阀12、15可防止生理盐水从进水管溢出。其操作容易,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孕妇痛苦小乐于接受。本一次性水囊引产器是妇产科非药物促进产程的较为理想引产器,适于各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存兰,未经王存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6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用观察装置
- 下一篇: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演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