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变速后轮转向四轮车无效
申请号: | 01217440.8 | 申请日: | 200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3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友建 |
主分类号: | B62K5/00 | 分类号: | B62K5/00;B62M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速 后轮 转向 四轮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轮车,尤其是一种自动变速,后轮转向的四轮车。
目前,人力自行车三轮车已在世界各国普及使用,它使用方便、灵活、轻便省力,但自行车、三轮车无法遮风避雨,座位较小,稳定性较差,乘坐不够舒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后轮转向四轮车,它不仅具有自行车、三轮车的轻便省力,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而且可遮风避雨,座位大,稳定性好,大大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个底盘架(15)的中部,通过中轴(14-2)的左右,各安装一个中间主轮(13),一个中间主轮(13)同中轴(14-2)固定配合,一个同中轴滑动滑合,中轴(14-2)中部安装一个自动变速轮(14),自动变速轮通过传动带(4),同驱动轮(2)联结,在底盘架(15)前部安装一个导向轮(18),底盘架后部安装一个转向轮(11),驱动轮(2)安装在支架上面前部,往后方向依次安装方向盘(5)及座椅(7),在底盘架的正上方,从前至后分别安装一个固定罩(1)及活动罩面(6)。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即使人乘坐轻便省力,使用方便,而且可遮风避雨,稳定性,舒适性特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中,1.固定车罩 2.驱动轮 3.脚踏子 4.传动带 5.方向盘 6.活动罩面6-1.罩面支撑 7.座椅 8.传动杆后伞齿轮 9.转向伞齿轮 10.转向轮支架11.转向轮 12.传动杆 13.中间主轮 14.自动变速轮 14-1.压簧 14-2.中轴15.底盘架 16.传动杆前伞齿轮 17.方向伞齿轮 18.导向轮 19.导向轮支架
在图中,由人力驱动脚踏子(3)带动驱动轮(2)转动,通过传动带(4)带动自动变速轮(14)转动,直至驱动中间主轮(13)转动。活动罩面(6)由支撑杆(6-1)支撑而成,折叠后可叠靠在后面的固定罩上,往前拉开,即可落靠在前固定罩上。后轮(11)的驱动转向,由方向盘(5)转动后,顺序带动方向盘伞齿轮(17)、传动杆前伞齿轮(16)、传动杆(12)、传动杆后伞齿轮(8)、转向伞齿轮(9)及转向轮支架(10)完成转向,后轮的转向也可以在后轮的泥瓦前方用钢丝绳牵引转向。前导向轮(18)由导向支架(19)自动受力完成导向。自动变速轮(14)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自动变速轮(14-3)同压力簧(14-1)均安装在同一个中轴(14-2)上,自动变速轮(14)由键配合安装,它跟着中轴转动的同时可以左右移动,自动变速轮(14)受着弹簧的压力,两个半轮紧靠在一起,开始工作时,传动带(4)紧贴在自动变速轮(14)的大直径段上,它对自动变速轮的压力小于自动变速轮受压力簧的压力,这时传动带在大直径圆周段工作,当快速用力驱动驱动轮(2)转动时,自动变速轮(14)受到传送带的压力大于自动变速轮受到压力簧的压力,传动带就会在自动变速轮的小直径圆周段工作,这时小直径段同驱动轮的速比就会变大,因此,速度就会加快,相反就会降低,这就是自动变速的原理。由于座椅比较宽大,车罩遮风避雨,因此乘坐比较舒适。
本实用新型可以做成人力驱动、半人力驱动、电瓶电机驱动及摩托车动力驱动四种驱动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友建,未经李友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7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独立磁回路的混合磁路电机
- 下一篇:影像感测模组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