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无效
申请号: | 01217509.9 | 申请日: | 200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750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青;柯德源;陈晓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长青;柯德源;陈晓苏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K1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c 计算机 键盘 | ||
本实用新型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涉及的是一种用IC卡对计算机接收信息进行解密的计算机键盘。
现有的计算机已可通过有线与无线方式接收外部信息,但此信息均为公开信息,在传送过程中易被第三者获取,因此信息保密性很差,也不能有效地对接收者的身份进行认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可以对计算机所发出的所有信息进行加密,利用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进行解密,使计算机能够接收各类加密信息,并进行内容选择、身份认证和计费等活动。
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结构具有计算机键盘即普通计算机键盘,在计算机键盘上设置有IC卡插座,IC卡插座内装有IC卡,在计算机键盘内设有读卡电子线路,读卡电子线路由IC卡插座IC、单片机(CPU)U1、接口电路U2组成。IC卡插座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CPU)U1相连,单片机U1通过信号线与接口电路U2相连,接口电路U2的串行通信线与计算机键盘通信电缆合为一体,在端部设有两个插头或插座,分别接入计算机(PC机)键盘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COM接口)。
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在普通计算机(PC机)键盘上增加一个IC卡插座,装插有IC卡,在键盘内设置读卡线路,读卡电子线路中的单片机U1与IC卡进行数据交换,并通过接口电路U2以异步串行通信方式与计算机(PC机)RS232接口交流数据,计算机中的加密信息可通过串行通信口送给IC卡进行身份认证、解密、计费等操作,经过解密的数据再返回给PC机进行显示、存储等相关处理。
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采用IC卡座和计算机键盘相结合,使得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使用IC卡,利用IC卡对计算机收发的信息进行解密、加密、身份认证、计费等操作,由于IC卡本身有极好的保密性,使得这些操作很难被破译。由于操作均在IC卡内部进行,攻击者也无法从计算机软件着手来破译。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示意图。
图2是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的读卡电子线路原理图。
参照附图1、2,带IC卡的计算机键盘结构具有计算机键盘1,在计算机键盘1上设置有IC卡插座2,IC卡插座2内装有IC卡,在计算机键盘内设有读卡电子线路,读卡电子线路由IC卡插座IC、单片机(CPU)U1、接口电路U2组成。IC卡插座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CPU)U1相连,单片机U1通过信号线与接口电路U2相连,接口电路U2的串行通信线RS232与计算机键盘通信电缆合为一体,在端部设有两个插头或插座,分别为计算机(PC机)键盘插头或插座3、串行通信插头或插座4,分别接入计算机(PC机)键盘接口与串行通信接口(COM)。读卡电子线路电源从计算机键盘电路中获得。单片机U1可采用89C2051等,接口电路U2可采用MAX232等,IC卡可采用SIE66C80S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长青;柯德源;陈晓苏,未经王长青;柯德源;陈晓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7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