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式线迹缝纫机的钩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7746.6 | 申请日: | 200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776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钱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宾 |
主分类号: | D05B57/08 | 分类号: | D05B57/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6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式线迹 缝纫机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锁式线迹缝纫机用的勾线装置,属于缝纫器械。
缝纫机的锁式线迹是由面线、底线相绞于缝料中央而成。现有的锁式线迹缝纫机,其面线穿过直针孔在缝料上面,底线绕在梭芯上,梭芯装在梭子内,梭子位于梭子仓中,梭子仓装在旋梭内。二根线的相绞是由直针与旋梭的协调工作来完成的,首先面线由直针击穿缝料送至摆梭处,当直针向下运动至最低点并回起一定距离时在针缺处形成一个小线环,此时旋梭的勾线尖刚巧进入该小线环,随着旋梭的旋转,该小线环被不断扩大,最后包裹旋梭内的底线一周,接着有挑线杆将面线和底线构成一锁式线迹。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是:首先,由于旋梭的体积有限,使绕在锁芯上的底线长度较短,导致底线的更换次数频繁,操作极不方便;其次,参照型号为GN161的旋梭,它在把面线扩大到最大时针面板以下面线的总长为96mm,这段长96mm的面线段被旋梭勾成的空腔环包裹一个梭芯的底线量为2200mm3,其余部分还包裹梭子的开门机构、旋梭内的梭子仓等,使面线的利用率不高;再次,梭子仓与外围旋梭勾线部件之间的轨迹较难控制,如间隙太小,则稍微进入一点异物便会卡死,如间隙太大,则噪声大;还有,由于梭芯装在旋梭的中心,当为了减少更换底线次数而放大旋梭时,其增加旋梭的尺寸要比增加底线的尺寸大,使旋梭的重量增加,运行贯性加剧,从而加重了传动机构的磨损;最后,梭芯在退出底线时会随线转动,当缝纫机急停时,梭芯因惯性仍会继续转动,使一小段底线脱离环绕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减少底线更换次数、提高面线利用率、保证机构运行安全、平稳、底线不脱线的锁式线迹缝纫机的勾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锁式线迹缝纫机的勾线装置,它由母针38、子针34、母针轴30、子针轴47、母针齿轮31、子针齿轮35等组成,所述母针38的一端具勾线尖32、小叉针37,另一端连接有母针臂49,母针臂49安装在母针轴30的一端,母针轴30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座29安装在针面板36的下方,且母针轴30与针面板36之间具一定的安装角度,在母针轴30上设置有母针齿轮31,母针齿轮31与齿轮传动机构的主伞齿轮51啮合,所述子针34的一端具勾线尖33,另一端连接有子针臂48,子针臂48安装在子针轴47的一端,子针轴47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安装在针面板36的下方,子针轴47与针面板36之间也具一定的安装角度,且与母针轴30之间呈对称分布,在子针轴47上设置有子针齿轮35,子针齿轮35与齿轮传动机构的主伞齿轮5啮合,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由主伞齿轮51、5分别带动母针齿轮31、子针齿轮35旋转,从而带动母针38、子针34分别作劈球形旋转,完成母针38的勾线尖32与子针34的勾线尖33之间由贴合到分开,由分开到贴合的循环往复运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母针38、子针34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母针38、子针34的运动轨迹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宾,未经钱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7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软管牵引卷取打包机
- 下一篇:等分圆绘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