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式浮动成型粉末压机无效
申请号: | 01217756.3 | 申请日: | 200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787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宽;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唐洋带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14 | 分类号: | B30B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浮动 成型 粉末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粉末锻压设备,尤其涉及双向压制粉末压机的改进。
粉末锻压设备由于具有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高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陶瓷、胶木制品、磁性材料等粉末制品的自动化锻压工艺过程中。为了降低压制件的内部密部差异,提高产品质量,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的是如德国柯美佳(KOMAGE)公司生产的粉末压机,该机利用上、下冲头对凹模内的粉料实现双向压制。同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8225930.1(公告号CN2320404Y)也公开了一种能双向压制的干粉压机,它包括上、下冲头以及由上模板、凹模板、支承板、下拉板等零件叠加组成的模架,凹模安装于模架上并可强制作向下拉动,从而实现对粉料的上、下两个方面的压制,但这种压机一方面存在横架结构复杂、空间尺寸大、稳定性不理想,特别是上冲头的稳定性受模架的影响,不仅影响压制力的提高,而且影响锻压制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凹模的反压力和压制运动速度难以调整,双向压制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压制品各层面间的密度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式浮动成型粉末压机,它不仅结构紧凑、稳定性好;而且凹模反压力和凹模压制下行速度能方便的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式浮动成型粉末压机包括机身,机身上安装有两根可上下运动的长拉杆,该长拉杆的下部固接有由主动力驱动作往复运动的下横梁,长拉杆顶部设有上横梁,上横梁与上冲头相连;机身上还安装有下拉杆,下拉杆向下伸过机身隔板且其下端装有装料调节螺母,固连于下拉杆上的下拉横梁的两端滑套于长拉杆,下拉杆上还套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固连在两长拉杆的相应位置;工作台面通过台面弹簧支承于机身顶面上,连于工作台面上的台面拉杆向下延伸并穿过机身的顶面及连接板与位于连接板和机身隔板之间的下接横梁相连;凹模安装在工作台面上,下冲头固定于机身顶面。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安装凹模的工作台面直接通过台面弹簧和台面拉杆支承于机身顶面上,这不仅大大简化了结构,使空间变得紧凑,整体稳定性提高,而且这种具有台面支承弹簧的工作台面浮动式结构更能合理凹模支承反压力,以准确控制压制速度,使压制件各层面的密度分布达到最佳,调节台面弹簧和台面拉杆的有效工作长度,又可对凹模反压力和凹模下行速度进行调整,同时台面弹簧还使上冲头的冲头平面紧紧贴合在凹模上平面上,避免了上冲头对凹模压制粉料的震动冲击作用;又由于长拉杆可以通过连接板、下拉横梁和台面拉杆对工作台面强制下拉,下冲头对凹模实现反向加压,达到双向压制的效果;还由于下冲头直接固定于机身上,承压能力更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机械式浮动成型粉末压机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式浮动成型粉末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唐洋带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台市唐洋带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7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静压吸附装置
- 下一篇:立体三角形食品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