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横机的针板位移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17988.4 | 申请日: | 2001-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745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清 |
主分类号: | D04B15/12 | 分类号: | D04B15/1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位移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横机的针板位移机构,是对现有针板位移机构的改进。
针织横机上的一对针板分为固定针板和活动针板,分别安装在针织横机的机架上。在针织横机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因需要而对活动针板进行调节,使其向左或向右位移,最终使安置在活动针板的针槽内的织针位移。例如在编织螺纹、花纹之类的编织物时,首先要对编织物起头,起头时,则要对活动针板进行位移调节,使活动针板上的织针配合固定针板上的织针进行工作。然而,现有的活动针板的位移机构,它是将一手柄与一螺旋接头相固,螺旋接头上的螺旋片位于连接块一端的一对螺母之间,需调整针板时,编织工用手向上提或向下押手柄,随着手柄的运动,由螺旋接头上的螺旋片通过连接块上的一对螺母而带动连接块向左或右位移,最终使与连接块的另一端相固定的活动针板位移。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活动针板难于得到理想的位移精度。如是活动针板过于向左或向右位移,则要作回退性调整。因而,为获得相对比较理想的位移量,需经过十分烦琐的调整过程,从而影响编织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快速地使活动针板位移、又能一举获得精确的位移量的针织横机的针板位移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针板位移机构,由连接块5和手柄10以及连接在连接块5和手柄10之间的差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差动装置由拨叉定位座17、定位坑15、拨叉20、拨叉轴19、定位座11、定位球14、压力弹簧13、调整螺钉12、滑动块1、滚轮2构成,定位坑15设在拨叉定位座17的一端侧缘,拨叉20由拨叉轴19而枢置于拨叉定位座17上,定位座11固定在拨叉20上,定位球14、压力弹簧13、调整螺钉12依序置于定位座11上,且定位球14与定位坑15相配合,滑动块1与连接块5相固定,滚轮2设在滑动块1的中部,并与拨叉20的一端相配合,拨叉20的另一端与手柄10相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能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活动针板依需向左或右位移的位移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活动针板8相连接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于针织横机上的实施例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坑15有一组,每个定位坑15之间的坑距相等。如是定位坑为5个,则第1个定位坑15与第2个定位坑15之间的间距等于第2个定位坑15与第3个定位坑15之间的间距,依次类推,可见,一但定位坑15为等分设置,拨叉20通过一拨叉轴19一端旋入拨叉定位座17而实现其与拨叉定位座17的枢接,具体是:拨叉轴19穿过拨叉20上的轴孔18并进而旋入拨叉定位座17上的相应螺孔。定位座11固置在拨叉20的一端,定位座11的容腔内依序设置定位球14、压力弹簧13、调整螺钉12,定位球14的大小与定位坑15相当,以达到两者的良好配合为宜。调整螺钉12的作用是调节压力弹簧13作用于定位球14的压力,以便得以保证定位球14从一组定位坑15的某一定位坑15中滑入另一定位坑15中。滑动块1由其一端端部与连接块5的一端相固,连接块5的另一端则由一对螺母4与活动针板8相固定。滚轮2通过一滚轮轴3而设置在滑动块1的中部,在拨叉20上制有一拨叉口21,滚轮2便位于该拨叉口21内。
本实用新型的拨叉定位座17上还具有一螺孔22,该螺孔22对应于一组定位坑15的其中的两定位坑15之间,相应地在拨叉20上也具有一通孔23,用螺钉的一端穿过通孔23并进入旋入螺孔22,从而可实现拨叉20的后部与拨叉定位座17枢设。上述设置是为应付特殊需要使活动针板8向左或右微移,即移动二分之一的定位坑15间的坑距。
本实用新型是用固定螺母通过拨叉定位座17上预设的固定螺孔16而实现与针织横机的机架25相固的。如图1所示,开设在活动针板8上的腰形台阶孔9是供容人腰形弹性挡圈7而设置的,由固定螺钉6穿过腰形弹性挡圈7、腰形台阶孔9将活动针板8活置于机架25上,活动针板8的向左或右位移之距离受限于该腰形台阶孔9的横向直径。活动针板8和固定针板26分别位于针织横机的一对机架26之两侧。预设在其中的一个机架25一侧的连接块孔24是为便于连接块5活动而设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其工作的,当针织横机编织螺纹、花纹等时,因需要起头,起头时则要对活动针板8进行调节,如是要使活动针板8向右位移,则编织操作工只要握持手柄10并将手柄10向左扳动,从而使定位球14从先前的某一定位坑15内向左边的定位坑15内位移。同时,在滚轮2和拨叉口21的互动下使滑动块1向右位移,从而推动连接块5向右位移,由于活动针板8是与连接块5相固定的,所以最终使活动针板8相应向右位移,反之亦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清,未经王永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7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桥车反作用杆球形万向式接头总成
- 下一篇:波纹管吸阻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