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组合式过压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01218050.5 | 申请日: | 200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737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川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1H8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组合式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组合式过压保护器。
由于高电压电器设备(如变压器、开关、电机等)的绝缘都有着一定的限度。为避免大气过电压以及操作过电压对这些设备的危害,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由放电间隙和氧化锌阀片串联连接的避雷器。其接线方式见附图1,是将避雷器Z跨接在被保护设备的相线与地之间,并且每一相线分别设置各自的避雷器Z。在我国,由于35kv及35kv以下的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因此避雷器的保护值不能设计得较低,一般过压保护的过压倍数在3.5倍,采用附图1所示的接线方式则相间的过压保护过压倍数将高达7倍。这种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系统对地的过压保护,但相间过压问题却仍然存在,这样高的过压倍数对设备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威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组合式过压保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避雷器解决不了的过电压倍数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放电电极和氧化锌阀片串联连接成保护支路,特别是由四条保护支路中的四只放电电极共同构成放电间隙X,所述的四条保护支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被保护设备的A相线、B相线、C相线以及地线D。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就一步到位地同时解决了相对地和相间过电压保护的问题,可使得相间保护过压倍数与每相对地的过压倍数相等,将已有技术中的相间过压倍数降低了50%,且单个保护支路的过压保护值可以降低,因此相间保护值可降至原来的30%-4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1为已有技术中避雷器的接线方式。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Z1、Z2、Z3为避雷器,x1、x2、x3、x4为放电电极,X为放电间隙,Y1、Y2、Y3、Y4为氧化锌阀片,A、B、C为相线,D为地线。
参见附图2,将分别与四组氧化锌阀片(Y1,Y2,Y3,Y4)电连接的四只放电电极(x1,x2,x3,x4)设置成放电间隙X,再以该放电间隙X为中点,成射状连接成四条保护支路,各保护支路可采用相同的结构参数。四条支路的另一端点分别连接被保护设备的A相线、B相线、C相线以及地线D。
使用时,只需将四条支路的端点分接相应的线即可。
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35kv、10Kv、6Kv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川,未经王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实水域破冰试验方法
- 下一篇:用于操作绞盘的方法及绞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