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刷直流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01218189.7 | 申请日: | 2001-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0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平;贾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29/08;H02K1/16;H02K1/27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动机,特别是有静止电枢和旋转磁体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现有电动自行车用无刷直流电动机其结构主要有下列两种:一种是定子槽数为48槽、转子电极为16极、定子槽为斜槽,磁钢厚度为5mm,定子与转子间的单边气隙为1mm;另一种是定子槽数为21槽、转子电极为22极、定子槽为斜槽,磁钢厚度为5mm,定子与转子间的单边气隙为1mm。上述两种无刷直流电动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下列缺陷:1、48槽16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效率低,磁钢厚度大,成本高,同时采用斜槽来降低噪音,会产生轴向力,长期使用会使轴承受损,缩短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寿命,且斜槽结构还会降低绕阻系数,使电机性能下降;2、21槽22极无刷直流电动机,利用斜槽来降低噪音,但降噪音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同样会使轴承受损,降低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同时磁钢厚度大,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易加工、成本低、噪音低、效率高、性能好的无刷直流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无刷直流电动机,它是由定子轴1、外盖2、定子3、环形转子6、轴承7等组成,定子3上开有定子槽4,定子槽4内嵌有电枢绕阻10,环形转子6上设有磁钢5,其特点是:所述定子槽4为直槽,定子槽4的槽数为21槽,磁钢5的极数为20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枢绕阻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磁钢5的厚度为2.5mm~3.5mm,一般可选择3mm。磁钢5采用钕铁硼(NdFeB)材料制成与环形转子6的内圆周尺寸相吻合的弧状,磁钢6有20块,均匀设置在环形转子6的内圆周上,且相邻磁钢6之间的极性(N极、S极)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定子3一般是由若干厚度为0.5mm硅钢片叠加而成,在定子3上开设有定子槽4,定子槽4的槽数为21槽,定子槽4为内腔大、槽口小的半开口梨形直槽,即槽口9与环形转子6周边切线成90°,槽口9的宽度为2mm~4mm,这种结构以减小气隙磁阻的变化,削弱磁阻转矩,降低转矩脉动和损耗,降低噪音,提高电动机运行平稳性。本实用新型的定子3与环形转子6之间的单边气隙为0.5mm。
本实用新型在定子槽4内嵌设有电枢绕阻l0,电枢绕阻10的结构如图2所示,为V、U、W三相Y型双层短距绕阻,4根并绕,24匝,漆包铜线直径d一般可选为0.7mm,电枢绕阻10的三个引出端与控制电路的三相双极性开关导通。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是由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来控制换向,传感器采用三个霍尔传感元件VP1、VP2、VP3,三个霍尔传感元件VP1、VP2、VP3间相隔120°均匀地设置在定子槽4的槽口9内,用于检测转子位置,当三个霍尔传感元件VP1、VP2、VP3分别感应产生信号,信号经控制电路转换后,生成六路驱动信号,最后使V、U、W三相Y型电枢绕阻10导通,电动机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组装的,先将20极磁钢5按N极、S极一对一相互间隔着粘贴在换向转子6的内圆周上,然后定子轴1从定子3的中心穿入,用卡簧卡好,并把电枢绕阻10和三个霍尔传感元件VP1、VP2、VP3的导线从定子轴1的中心孔11内穿出后与控制电路连接,再将两个轴承7压入定子抽1的两端,接着再将已经穿好电枢绕阻10和三个霍尔传感元件VP1、VP2、VP3的定子3装入环形转子6内,最后把两个外盖2在环形转子6两侧用螺钉8加以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工作的:首先,使导线接通电源,环形转子6转动,带动轮毂转动,轮毂外联钢丝和车轮,由此带动车轮一起转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定子槽4采用奇数槽21槽和磁钢5的极数采用20极配合后,使其无公约数,有效削弱了电枢振动时引起的磁场波动,减少转矩脉动,使电动机运行平衡,噪音大幅降低;其次,定子槽4采用半开口梨形直槽,其槽口9的宽仅为2mm~4mm,以不产生抽向分力,有效保护轴承,保障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气隙磁阻的变化,削弱磁阻转矩,降低噪音,提高电动机运行平稳性;同时,磁钢5的厚度选用2.5mm~3.5mm后,降低了电动机的生产成本,使整机效率达到82%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柜
- 下一篇:智能化水质综合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