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扫描仪的移动通讯终端无效
申请号: | 01218224.9 | 申请日: | 200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2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忠;傅仲逑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建忠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描仪 移动 通讯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带扫描仪的移动通讯终端(以下简称终端),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讯领域,该终端既可作为通用的移动电话或双向寻呼机等移动通讯工具使用,尤其适用于商品的防伪识别,具体地说是通过每件商品上以字符信息和/或条形码形式存在的经加密的唯一数据码,用终端的扫描仪和/或条码阅读器快速读出后,通过终端的无线信号收发系统发往防伪查询中心,防伪查询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对其真伪进行识别,并用文字和/或语音等形式告知用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后,必须对假冒伪劣产品严加打击,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侵犯生产厂家权利、影响厂家声誉、损害消费者利益。目前盛行的各种防伪标记及其制造识别技术,存在一些弊端。有些防伪标记由于制造工艺简单、保密程度不高,很容易被伪造者仿制并以假乱真;而有些防伪标记必须熟悉专业知识、借助专门设备进行识别,消费者不容易掌握,也难以进行防伪标记真伪鉴别。已有的电话查询防伪系统由于采用多达20几位的密码,拨号繁琐且容易出错,不能将有关信息用文字形式准确传达给用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带扫描仪的移动通讯终端,可用于快速商品防伪查询。
采用本终端的防伪查询系统的基本思路是,厂家为每一件商品设定唯一的原始编号及加密规则,将加密后的数字码以字符和/或条形码形式附着在该产品上;用户购买商品后用终端将该数字码快速传送到防伪中心进行自动查询;防伪查询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建立厂家送来的产品数据库、加密后的产品数字码库以及密码解密软件,当接收到查询请求时,将接收到的数字码进行比较、解密并找到原始编号,确认该产品的真实性,或鉴别该产品为伪制品,并将鉴别结果通知用户,帮助用户快捷、方便地鉴别产品的真伪。当用户没有随身携带本实用新型的终端时,也可以用普通电话接通防伪查询中心后,拨打数字码或条形码下方的数字向防伪查询中心查询。
本实用新型其组成本质上是一个移动通讯终端,作为防伪查询系统的无线终端,由扫描仪和/或条形码阅读器与无线信号收发系统组成。终端读出加密后的数据码,通过无线信号收发系统接通防伪查询中心的电话后,将该数据码传送过去。防伪查询中心的计算机系统收到产品防伪标记数字码后,到数字码库中去查找,查到后经过解密软件解密还原成原始编号再到产品库中去查找,查实无误后传送给用户必要的产品信息,使用户放心,若查出有误则通知用户该产品可能是伪造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扫描仪和/或条形码阅读器与无线信号收发系统接口电路逻辑框图。
防伪查询系统以计算机技术的加密运算为基础,加密运算规则越复杂越不容易被破译,各厂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加密运算规则,在每一件产品上附着唯一的加密后的数字码,将该数字码与原始编号保存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且作为产品的防伪标记以字符信息和/或条形码形式出现在产品上,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后可凭此防伪标记向防伪查询中心请求鉴别产品真伪。
防伪查询中心可以是生产厂家自己建立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消费者认可的计算机网络服务机构,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或其它受权委托机构。防伪查询中心保存厂家提供的数字码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和解密软件,防伪查询中心的接收/发送器5收到产品防伪标记数字码后在数字码数据库6中查找,然后送去解码器7解码还原成原始编号后,在产品数据库8中查找,数字码和原始编号均正确为真品,否则为伪造品,鉴别信息形成器9根据鉴别结果分别形成产品信息和伪造品信息,通过接收/发送器5传送给用户。
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后将产品1的防伪标记数据码(字符信息或条形码形式)通过终端的扫描仪和/或条形码阅读器2读出,由终端的无线信号收发系统3传送到防伪查询中心,并收到防伪查询中心对所查询产品真伪鉴别结果信息,送到显示器4进行显示。无线信号收发系统与显示器可采用任一款有通用显示功能的移动电话或双向寻呼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建忠,未经秦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2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