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线插座壳体无效
申请号: | 01218725.9 | 申请日: | 2001-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6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山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02;H01R13/5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永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线 插座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延长电源线的插座壳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上、下壳体的结合面上设有包覆状延伸结构体的插座壳体。
按,现有技术中用于延长电源线的插座如图1所示,插座1的壳体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对合而成并利用多个螺丝13锁合;其组合面14由上、下壳体11、12的边框相互靠合而成(如图2A所示),或利用上、下壳体11、12高低插合而成(如图2B所示)。然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结合面均有某些缺陷。首先,壳体的侧面中央皆会形成一条结合缝隙而破坏其整体美感,尤其是上、下壳体的尺寸不准确时将使结合缝隙更加明显,不仅形成瑕疵,锁合时也不易平整。其次,上、下壳体11、12的结合面14的厚度t仅为1.5-2.0mm,而有的插座1的插孔15竟多达七、八个(如图3所示),致使插座1的长度L达到300mm以上,这种情况将使上、下壳体11、12结合的强度和稳固性降低,致使其框形结合面14无法承受较大的扭力而变形,不慎摔落地面时极易损毁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对插座壳体的结构加以适当的改进,以使上、下壳体的结合更加稳固而不易扭曲变形,同时使其整体造型更加美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上、下壳体的结合面间设置一包覆状的延伸结构体,其框部截面呈H形并用于嵌入上、下壳体的结合面,其外侧面为纵向延伸的包覆面。
基于以上的结构,上、下壳体的嵌入对合将更加稳固,即使纵身很长亦不易发生扭曲变形;上、下壳体的结构面缝隙也将由框状包覆面所掩盖,从而使插座的整体造型更为美观。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源线插座壳体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电源线插座的外观立体图。
图2A、2B为现有电源线插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现有电源线插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参考图4-8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开口朝下的上壳体2和开口朝上的下壳体3并利用多个螺丝4穿过定位柱21、31而锁固。上、下壳体2、3的结合面22、32间设有一包覆状的延伸结构体5,该延伸结构体5的框部截面呈H形并可供上、下壳体2、3的结合面22、32嵌入其中,其外侧面为纵向延伸的包覆面51,使上、下壳体2、3组合后的插座壳体的侧边形成一环状包覆体,包覆面51为具有流线美感的圆弧面。此外,在不阻挡插座内部元件的前提下,延伸结构体5的内侧面可向内水平延伸形成补强面52,若该补强面52遇到壳体的定位柱31,则可在相应位置设置通孔521以供定位柱穿伸。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将延伸结构体5置于上、下壳体2、3之间,其结合面22、23嵌入框状的延伸结构体5内,再利用螺丝4将上、下壳体2、3锁合呈图7所示的状态,可使上、下壳体2、3结合更加稳固;如图8所示,由于上、下壳体2、3的结合面22、23被延伸结构体5的H形截面内外包夹并有补强面521支撑,因此即使插座纵向很长,亦不易在窄小的结合面处产生扭曲变形。如图4所示,由于上、下壳体2、3的结合面缝隙被延伸结构体5的框状包覆面51所掩盖,其整体造型更具美感。
如图9所示,延伸结构体5的包覆面51’可作任意的曲线或形体的变化,使插座的外观造型呈现多样性,并利用上、下壳体2、3的不同颜色搭配而使其更具多样性的色彩感。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确可达到预期的功效并具有较高的产业利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山,未经王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