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交换剂电再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8849.2 | 申请日: | 200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5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瑛 |
主分类号: | B01J47/00 | 分类号: | B01J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交换 再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技术中离子交换剂的电再生装置。
离子交换法是用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和液体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除去液体中有害离子或浓缩液体中特定离子的方法。在工业中,通过离子交换法可以制取软化水、脱盐水和纯水;可以生产多种化合物;在废水处理中也常用于回收贵重金属离子和进行多种废水的处理。目前,由于离子交换法反应率高,可浓缩回收有用物质,设备简单,操作控制容易,使用范围很广。
但是,离子交换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即离子交换剂的再生和再生液的处理问题。经过交换的阴、阳离子交换剂失效后要用酸、碱等化学药剂进行再生,使其恢复交换能力。正是这种再生方法存在以下严重不足:
1、再生剂利用率很低。再生剂的实际用量通常是理论值的2-5倍;
2、再生时产生大量的再生废液和清洗废水,不仅腐蚀管道,浪费资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3、再生操作繁琐,劳动条件不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根据电去离子法的原理,提供一种离子交换剂的电再生装置,本装置只使用电力,不消耗酸、碱、盐等化学药剂,不存在废液和废水排放,具有装置简单、使用方便、运行费用低,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由选择性离子交换膜、隔板、隔网、均布支撑架以及电极组成类似电渗析器的装置;
2、根据待处理失效离子交换剂的类型,选用以上部件的不同组合形式,可以组成分别处理阴、阳离子交换剂或阴阳离子交换剂混合体的电再生装置;
3、将与水混合的失效离子交换剂连续地通入本装置,同时接通直流电源,形成直流电场,使混合液中的水发生极化,电离产生出足够多的H+和OH-离子与失效的离子交换剂发生再生置换反应,置换出的电解质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行选择性迁移,透过相应的离子交换膜,形成浓水排掉;经过再生的离子交换剂则不断流出本装置。
附图1为离子交换剂电再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再生室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改变普通电渗析器淡水室隔板的结构而构成再生室的。该装置主要包括电极7、夹紧装置8、膜堆9、待再生树脂进口通道10、再生后树脂出口通道11、浓水出入口12等部分;膜堆分成若干组膜对,每组膜对由再生室隔板1、树脂流道2、浓水流道3、均布支撑架4、选择性离子交换膜5、浓水室隔板6组成,再生室内可以流过待再生的离子交换剂13;离子交换膜可以根据待再生离子交换剂的不同,选用阳膜或阴膜。若干组膜对如法依次排列,构成若干对交替排列的再生室和浓水室;膜堆两端分别为正、负电极,用夹紧装置将以上组件组装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其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隔板是由非导体和非吸湿性材料制成,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具备以上性能的常用材料有:天然或合成橡胶、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以及其它有机合成材料。再生室隔板的厚度变化范围为5~50mm;浓水室隔板厚度一般为0.5~2.0mm。
离子交换剂电再生装置用于:
1、选用阴离子交换膜可再生阴离子交换剂;
2、选用阳离子交换膜可再生阳离子交换剂;
3、选用阴、阳离子交换膜的组合,可再生阴、阳离子交换剂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瑛,未经王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