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真空加工机无效
申请号: | 01219013.6 | 申请日: | 200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6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蔡元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元宁 |
主分类号: | H01J9/00 | 分类号: | H01J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真空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加工机,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真空加工机,其便于由一般作业员(不须技术熟练)可轻易地以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完成产品的真空加工程序。
霓虹灯从发明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然而,从整个产业的应用与生产方法,并无太大的变化与进步,而使用的环境,从最开始墙壁上的霓虹灯广告到屋顶上的霓虹广告塔、户外霓虹广告招牌,进而延伸至室内的霓虹吊灯及搭配室内设计的抽象霓虹灯,也有建筑师在建筑物外观设计夜间霓虹景观,另外,在最近几年由少数创作艺术家大力推广霓虹艺术,这一切都显示出霓虹灯在生活、艺术及建筑上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霓虹灯的生产与品质,除了材料与材质有所改进外,其生产所用的设备就只有维持小部分的改善,而生产方法除了简单的直管外,有些公司因为需求,而使用自动弯头设备生产出弧形与圆形霓虹灯管,其余均以手工弯制而成。
现在就所要改善的真空生产设备作一说明,如图13所示,其为现有霓虹灯生产设备的示意图,其中,现有霓虹灯生产设备,最早期只由一台真空泵1、抽气导管11、氩气导管21、氖气导管31及吹气导管41组成,导管11、21、31、41包括有以手动方式控制其通路或闭路的阀门12、22、32、42(请同时参阅图14、15)以及一个衡量真空度的水银计5,在导管41的一适当位置处伸出一个主管43,使主管43的另一端设有数支歧管431,可供连接霓虹灯管6,其中,抽气导管11连接至真空泵,氩气导管21与氩气钢瓶2相通,氖气导管31与氖气钢瓶3相通,吹气导管41的另一端套接一个软管4,供工作人员口含软管4吹气,使吹气可经由歧管431进入霓虹灯的作业过程中,需将已先弯曲成型的霓虹灯管6由高压变压器7输出的电极端71加温而产生约250℃的高温,使管内的杂质分解成分子,以期较好的真空度,而真空度的高低以乇(真空压强单位相当于1毫米水银柱的压强)来表示:
低真空 760~1乇
中真空 10-1~10-2乇
高真空 10-3~10-5乇
超高真空 10-7乇以下
依上述的设备及作业流程所生产的霓虹灯仅能达到10-2乇,而真空度的高低对于霓虹灯的寿命与亮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业者为达到更高品质的产品,所以将生产设备加以改良,以求更高的真空度,而其中更以扩散泵设备中以改良,以求更高的真空度,而其中更以扩散泵所能达到的效果最好,其主要是利用硅油加热而产生硅分子,硅分子因遇热而上升再最冷又急速回流,扩散泵也就是利用这股回流力量来增加辅助真空,以扩散泵的增设使真空度达10-3乇(霓虹灯管的真空度),且为目前的生产设备所广泛使用,到目前为止除了扩散泵的改良使用外,当然也将传统阀门改为电磁阀门,以配合自动化作业系统,但此部分的改良对于真空度的改善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影响。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霓虹灯生产设备,虽然有部分己采用自动化,但对于真空度的提升并没有多大的突破,而霓虹灯生产设备的全自动操作系统,除整个工作流程外,亦必需有保护、安全、故障测试、检查等功能,方可达到全自动最完善的设计,总之,现有的霓虹灯生产设备至少存在下列缺失点:
(1)其未能兼具全自动及半自动的完善功能,使得霓虹灯生产过程中的多项设定、控制多靠操作者的经验、感觉来操控,即霓虹灯的品质及其寿命随着技术人员的技术观念好坏而受到影响,无法有效降低产品不良率、制造成本、人员费用等,且一人仅能操作一个生产设备,制造效率及产能皆无法有效提高。
(2)制成的灯管产品品质、寿命不够理想。
(3)缺少检查灯管温度的功能。
(4)加热温度为固定式,不是可调,无法适应较细(如直径5mm)或较粗管径(如直径18mm~25mm)的霓虹灯管,如较细灯管遇较高温则管内杂质无法有效分解成分子,管内的真空度较差。再者虽然国外有些真空加工设备具备可调式的微安培器可调整所输出的加热温度,但其调整方式是以方向盘来操控,其体积较大、操作不便。
(5)对于灯管非常细小的漏气现象很难察觉,而影响灯管的真空度。
(6)无任何安全感应设备,尤其高压变压器曝露在外,任何人接近工作台时皆潜存着触电的极高危险性。
(7)其无显示主要元件的运转时数及生产次数,致生产设备疏于保养维修。
(8)其设备中空压机运转后所生的水气通常由旋开盖体的方式泄水,操作不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元宁,未经蔡元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90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汽泄油两用阀
- 下一篇:改良的室内车踏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