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养池养鱼小网箱无效
申请号: | 01219261.9 | 申请日: | 200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682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万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宁河县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永铨 |
地址: | 3015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养池 养鱼 网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鱼器材和设备。
目前,养鱼大多采用整个水塘养一种鱼或者同时混养几种不同生活习性的鱼;对于水面很大的湖泊、水库等,则多采用围网分割成若干小面积水域或者采用网箱养鱼。
鉴于在大水域上使用的网箱都用浮架和沉子设置定位,网箱内设有料台并由投饵机供给饵料;网箱中央设有增氧机。这种养鱼网箱有饵料利用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优点;但是,由于受结构和尺寸限制,这种大型网箱不能有效地用于小面积水池、窄小的水道河湾等,尤其是养殖鱼种类比较单一,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另外,这种网箱仅适用于成鱼和商品鱼的养殖,不能用于从亲鱼培育至水花、鱼种催产孵化。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的目的是,设计并提供一种精养池养鱼小网箱及与之配套的设备,使之适用于面积不同的水域养鱼,根据市场需要在一个水池的几个网箱中养殖几种不同的鱼,并能从事从亲鱼到水花、鱼种催产孵化的系列工厂式育种,形成系列化、品种多样化的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精养池养鱼小网箱包括养鱼小网箱及配套设备;所述小网箱由长杆联结成的长方体形骨架和固定在骨架前、后、左、右、底部的网片构成并形成上方敞口的网箱,在骨架上设有系绳,系绳上可设有联接钩,底网面上方设有料台和1~3个可与增氧管道相接的增氧碳头;所述配套设备包括小网箱固定框架、增氧机、增氧管道和泵,固定框架由垂直固定在池底的立柱、架设在立柱顶部的水平纵梁或/和横梁构成,纵、横梁之间的间距与小网箱的纵横向尺寸相当,在纵梁或横梁上设有几个均匀排布的垂向联接柱,联接柱上设有一个滑轮或几个不同高度的联接环;增氧管道敷设在纵梁或/和横梁的侧下部并分别与增氧机、增氧碳头相接。小网箱通过其上的绳索或联接钩与框架联接柱上的滑轮或联接环联结。
所述小网箱的尺寸,长2.5~3.5、宽2.5~3.5、深度为2~3米;培育乌仔的小网箱网片为40~60目,培育亲本的网箱网目为1.5厘米。
为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优点,兹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叙述如下:
图1——小网箱结构示意图。
图2——小网箱的固定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小网箱与固定框架的联结示意图。
本小网箱(参见图1)是,由4~8根垂向杆1.1、4~6根纵向水平杆1.2、4~6根横向水平杆1.3联结而成的长方体形骨架,和5片固定在骨架前、后、左、右和底部的网片1.4、1.5、1.6、1.7、1.8构成;4根垂向杆上部设有的绳索或者成软接的联接钩1.9与固定框架联接柱2.4上的骨轮或联接环2.5相接,故小网箱可以升降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的水位与气温。构成小网箱固定框架的立柱2.1、水平横梁2.2、水平纵梁2.3均互成正交,且其尺寸与小网箱匹配,故排布整齐并能充分利用水面。与增氧机相接的增氧管道3.1设水平地设置在横梁或纵梁的侧下部,故不妨碍养鱼作业。在766米2水面设置一台EOLO2型强力增氧机的条件下,与增氧管道相接的每箱1~3个增氧碳头3.2溶氧能达到3.5~4.0毫克/升以上,使单位面积养鱼量有效得以提高;泵用来产生微水流和定期泼洒光合细菌,使水质得到改善并为鱼苗提供开口饵料;将泵的进水口与设在池底的可移动除污软管相接,有利于及时排除鱼类排泄物和饵料残存物,促进鱼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能充分利用面积不同的养鱼水域;2、节省饵料;3、有利于控制水质,减少鱼的发病率和提高鱼病疗效;4、便于根据市场变化改变饲养鱼种;5、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养鱼量;6、它能适用于从亲鱼培养水花、鱼种催产孵化,直至商品鱼的养殖,为工厂化生产线提供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宁河县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天津市宁河县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9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叶窗帘收放控制机构
- 下一篇:给水管道承口补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