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及其表面安装帽无效
申请号: | 01219594.4 | 申请日: | 200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907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炳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炳霖 |
主分类号: | H01T4/00 | 分类号: | H01T4/00;H01T4/02;H01T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10011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安装 浪涌 吸收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表面的浪涌吸收管,以及用于该浪涌吸收管表面安装帽,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改进了的可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以及用于该浪涌吸收管的表面安装帽,这种浪涌吸收管能以很高的密实度结合到印刷衬底等类似物上。
高电压浪涌,例如杂散波、噪声以及电子干扰对现今的大多数电子设备构成严重的阻碍。特别是高压电脉冲会使电子设备中半导体元件的运行产生错误,有时甚至能毁坏半导体元件或设备本身。为此人们使用了各种浪涌吸收管来防止这种高压电流入电子设备,。
日本专利文献No.JP2000-268936的发明者公开了一种浪涌吸收管,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良好的性能。该浪涌吸收管结构成本低、外形紧凑却具有很宽的浪涌吸收特性。
然而,当这种浪涌吸收管安装到印刷衬底上时,浪涌吸收管两端的引线要插到印刷衬底的通孔中,然后才能焊接。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许多工序方可将浪涌吸收管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此外,由于印刷电路板上需有通孔,因此不能使用双面的印刷电路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强烈需要一种能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使用这种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可明显简化安装到电路板上的操作工序,并且还可使用双面电路板。此外,整个设备可以更加密实,浪涌吸收管可以很高的密度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这样,使用浪涌吸收管的优点还可以减少电子设备尺寸。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装在表面上的浪涌吸收管。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它包括一个浪涌吸收件和表面安装帽。浪涌吸收件的结构是:在圆柱腔的两个内端装有带引线的放电电极,腔内所述放电电极之间具有腔室间隙,该间隙可由放电电极的固定位置来调节以获得所要求的放电特性。表面安装帽装在圆柱腔的两端,其中,表面安装帽包括一个咬住圆柱腔外周端部,并在表面安装帽装在表面上时用作焊料接收部的凸缘部,一个将引线插入其中的光孔,和一个位于光孔周围用来衔住引线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装在浪涌吸收件端部的表面安装帽。该表面安装帽包括一个咬住圆柱形腔外部周端,并在表面安装帽安装在表面上时用作焊料接收部的凸缘部,一个将浪涌吸收件的引线插入其中的光孔,和一个位于光孔周围用来衔住引线的连接部。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表面的浪涌吸收管在焊接并固定到印刷衬底上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浪涌吸收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安装帽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的表面安装帽从轴向看去,帽底部分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表面的浪涌吸收管在表面涂膜后的剖面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表面上的浪涌吸收管在印刷衬底的情况。浪涌吸收件10包括一个圆柱腔体12,该圆柱腔体12如下文所述,在其两端装有表面安装帽14。每一个表面安装帽14如下文所述,通过一引线导电连接在浪涌吸收件10的放电电极上。表面安装帽14具有一个凸缘部16用来将腔体12的外部周端咬住,并在表面安装帽14安装在表面上时用作焊料接收部。如图1所示,两个表面安装帽14的凸缘部16用焊料20紧紧地固定并连接在印刷衬底18的预定接线部处。
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浪涌吸收件的详细结构。圆柱腔体12是一种国际标准DO-41型(内径为1.53mm)的玻璃二极管腔体,其内径沿轴向不变。
一对放电电极22插到圆柱腔体12的内部并通过密封定位件23铸型固定到圆柱腔体12中。在铸型固定操作中,选择圆柱腔体12中放电电极22的固定位置,可任意调节圆柱腔体12内腔24的间隙距离以及所要求的放电特性,特别是放电电压。优选将洁净气体、洁净空气和氮气的混合物或洁净空气和惰性气体的混合物引入腔24中。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放电电极22与引线26构成一体。实施例中的放电电极在引线26的头部处半径增大。
这种浪涌吸收件10的详细结构和生产方法在日本专利文献No.JP11-69662中已公开。本实用新型中的放电电极22和引线26也可分开构成,这时,放电电极22和引线26可在后续步骤中通过焊接组成一体。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安装帽14实施例的详图。该实施例中,表面安装帽14由一块磷青铜板压制而成,并且该表面安装帽14自身具有弹性,这一特性可使其如后所述紧紧地固定在腔体12上并紧紧地咬在引线2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炳霖,未经杨炳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9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健身球
- 下一篇:一种机械耦合馈能的传动机械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