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固体防蜡降凝管柱无效
申请号: | 01220385.8 | 申请日: | 200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平;程广东;张瑛;王锦生;张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天语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固体 防蜡降凝 管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固体防蜡降凝管柱,属油田采油井下管柱类。
油井开采过程中特别是抽油机井因结蜡困扰油井正常生产的问题较为突出,目前主要防措施采用热洗清蜡方式维持正常生产,少部份油井靠定期往井内加药维持采油,采用热洗措施会增加油井排水时间造成油井减产,频繁洗井对邻井地带地层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了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井内加药办法虽能降少油井结蜡,但是施工繁杂,投入成本高,也不是最佳采油方式,据分析,属于形成结蜡原因主要是一种从原油石蜡中析出并结晶的晶核存在引起,此晶核一经形成结晶就会变大,逐渐在油管内形成原的固体石蜡,阻止原油的流动,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一种微晶蜡可以阻止石蜡结晶,如果选用与微晶蜡结构相似而分子量较大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阻聚剂便可以防止油井结蜡,本实用新型即是根据这一原理并结合产品结构形态而提出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便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油井固体防蜡降凝管柱,可以使油井内原油中石蜡形态改变,凝固点大幅降低,从而起到防蜡降凝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防蜡管柱、油管组成,该防蜡管的药块材质为高分子聚合物作阻聚剂来防止油井结蜡。
防蜡管柱的结构是:管柱外壁有油管、油管内装有药块在药块中心套有一根过滤芯管。在防蜡管柱上、下部位各有一块带有孔眼的过滤孔板,通过3英寸与2.5英寸相连接的变扣接头连接到上、下尾管上面组成防蜡降凝管柱。
使用时,药块装入数量可与单井产油量、井内含蜡量、蜡分子大小等匹配,一般而言:日产10吨油井可装入3根防蜡管柱;10吨以上油井可装4根以上固体防蜡管柱。将组装好的防蜡管柱通过变扣加挂到抽油泵下端的尾管位置,原油从地下流向地面时,流经过滤孔板经过滤芯管到管柱内;管柱中的药块缓慢释放在原油中,从而起到防蜡降凝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由于防蜡降凝剂与油井管柱的结合体,打破了传统的油井定期清蜡,以及靠定期加药、热洗方法带来油井减产,造成地面污染等弊端,另外本实用新型施工中只需一次性往油井内投放药块,有效降凝期可达8-12个月,最佳效果达一年以上,可使油井长期稳定增产。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叙述
附图1本实用新型泵下加药管柱结构示意图
2、本实用新型防蜡药块结构示意图。
3本实用新型泵上加药管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药块台、2药块、3过滤管、4油管、5防蜡管、6接箍、7抽油泵
一种油井固体防蜡降凝管柱是由防蜡管5与该管两端通过变扣接头分别相连接的油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蜡管5外壁用油管包裹,内有药块2,药块中心套有一根过滤管3,该过滤管上面钻有多个孔眼,在防蜡管柱上、下部位各有一块带有孔眼的过滤孔板复盖,并用变扣接头通过丝扣连结到尾管上下两端。
所述的防蜡管柱外壁是3英寸油管,药块外50-120毫米最佳直径φ65毫米,中心孔径:20-105毫米最佳孔径,30毫米与75毫米,防蜡管长度:2.4米
上述管柱适用于1700米以下油井(地温梯度小于70℃),(图1)施工时将防蜡管5通过变扣接头及油管连接到抽油泵下面俗称泵下加药管柱。
实施例2:
对于油层深度大于1800米油井(地层梯度大于70℃)(图3)施工时,需用直径为φ95m/m的药块即防蜡管5用4英寸油管与2.5英寸油管柱经过变径接头连接,在2.5英寸油管管壁上钻有密集孔眼,在2.5英寸油管环型空间放入固体防蜡药块,原油通过时,将其管柱中药剂溶解起到防蜡,降凝作用。此种防蜡管柱下井前应先用通井规通井,以防因油管变形起不出防蜡管柱。
施工时将防蜡管5通过变径接头及油管连接到抽油泵上面该管柱俗称泵上加药管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0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组化结构的触媒消音器
- 下一篇:智能手机免提通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