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板车折叠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20651.2 | 申请日: | 200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3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C17/00 | 分类号: | A63C17/00;B62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板 折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单的滑板车折叠结构。
现有技术的滑板车极为盛行,但是其车体较大且又很长,所占的存放空间较大,因此不利于存放,特别是目前居家空间较小,人们不希望滑板车占用更多的空间,甚至也难以放置于小轿车内,也无法携带在郊外做休闲用。目前各式各样的折叠式滑板车极为盛行,但是市面上的折叠滑板车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滑板车折叠结构,以达到精简的结构,定位快速精确、固定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滑板车折叠结构,设置于把手接管与轮杆之间,包括一下构件、一上构件及一连接螺栓,所述下构件底端固接于轮杆,而顶端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底部设有一卡槽、左右侧壁分别设有同轴的螺纹孔和通孔;所述上构件的顶端固接于把手接管,底端延伸有一突杆,并且在突杆前端进一步延伸有一定位块,而该突杆中段则具有互相连通的上定位孔和下定位孔及其通道,连接螺栓顺序穿过下构件开口槽上的通孔、上构件的定位孔及下构件开口槽上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螺栓分为前半段的螺纹杆及后半段的无螺纹圆柱光杆两段,所述圆柱杆的杆径大于螺纹杆的杆径,且该圆柱杆的杆径对应于通孔及上下定位孔的孔径,而螺纹杆的杆径则对应于螺纹孔的孔径及通道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定位准确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呈直立状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上构件10、一下构件20及一连接螺栓30,连接螺栓30用以连接上构件10及下构件20使之连接在一起。其中,该上构件10顶端固接于把手接管40,而下构件20底端则固接于轮杆50(如图4)。所述下构件20顶端具有一缺槽201,系由下构件20的左壁202及右壁203所界定,其中缺槽201底部设有一卡槽204。另外,该左右壁202、203分别设有一互为相对的螺孔205及通孔206。该螺孔205的孔径小于通孔206的孔径。
上构件10的下端则延伸有一突杆101,并且在突杆101前端进一步延伸有一定位块102,而该突杆101中段则具有上下定位孔103、104,两定位孔103、104之间则藉由一通道105相连通。其中,上下两定位孔103、104的孔径相同,皆大于通道105的宽度。
连接螺栓30包括一旋转扳手301及一从扳手301延伸出来的螺杆302。该螺杆302分成两段,即前半段的螺纹杆303及后半段的无螺纹的圆柱光杆304,而该光杆的杆径大于螺纹杆303的杆径,亦即,该光杆304的杆径大体上对应于通孔206及上下定位孔103、104的孔径,而螺纹杆303的杆径则对应于螺孔205的孔径及通道105的宽度。
当上构件10与下构件20组合时,该上构件10的定位杆101则入于下构件20的缺槽201中,并使定位块102定位于卡槽204内,且上定位孔103分别与螺孔205及通孔206对齐。此时,藉由连接螺栓30的螺杆302依序穿入于通孔206、上定位孔103及螺孔205,并使螺纹杆303旋入螺孔205,该柱杆304则留置于上定位孔103及通孔206中,且定位块102定位于卡槽204内。因此该上构件10与下构件20呈直立状,亦即如图4所示,滑板车前端的把手接管40呈直立的使用状态。一但要折叠把手接管推40时,只要松解连接螺栓30,先使柱杆304脱离上定位孔103,但未脱离通孔206(如图3所示),即可将上构件10往上拉,此时,该螺纹杆303通过通道105而进入下定位孔104,再将连接螺栓30锁紧,使螺纹杆303旋入螺孔205,该柱杆304则换留置于下定位孔104及通孔206中,同时定位块102也完全脱离卡槽204,上构件10则可作九十度折叠(如图4虚线所示)。本实用新型只要在上下定位孔103、104之间变换,配合定位块102卡于或脱离卡槽204,即可达到滑板车的直立使用状态或折叠收藏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0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宽视野的潜水面罩
- 下一篇:出租车司机安全防护装置